第四十一章 地理大发现(第2/5页)

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曾经是地中海的伟大航行者,不过探索大西洋海岸的荣誉却落到了葡萄牙人头上。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同摩尔侵略者的长年战斗中,产生了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热情一旦存在,便逐渐延伸到新的领域。13世纪,国王阿尔方索三世征服了位于西班牙半岛西南部的阿尔加维王国,将它纳入自己的版图。14世纪,葡萄牙人在与穆罕默德信徒的战争中渐渐扭转时机,赢得了主动权。他们渡过直布罗陀海峡,攻占了阿拉伯城市泰里夫对面的体达城。接着,他们一路高歌,占领了丹吉尔,并将它设为阿尔加维王国在非洲属地的首府。

现在,葡萄牙人已经准备好,开始探险者的伟大事业。

1415年,人称“航海家亨利”的亨利王子,也就是西班牙约翰一世的儿子岗特·约翰,开始大规模探索非洲西北部的准备工作。在很久以前,腓尼基人和古代北欧人就已经涉足这里,据北欧人回忆说,这里是长毛“野人”出没之地。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些所谓的“野人”其实就是非洲大猩猩。

西半球的大发现

亨利王子和他的船长们先后发现了加那利群岛。接着,他们重新找到了几个世纪以前一艘热那亚商船曾在此短暂逗留的马德拉岛;他们还勘察了亚速尔群岛,并绘制出详细地图。此前,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对此群岛只有模糊的认识。他们把非洲西海岸推测为尼罗河西部的塞内加尔河河口,投去粗粗一瞥就离开了。最后,在15世纪中期,他们到达了佛得角(又称绿角)和位于巴西至非洲海岸之间的佛得角群岛。

不过,亨利的探险活动并不局限于海洋。他还是基督骑士团的首领,基督教骑士团是十字军圣殿骑士团在葡萄牙的继续。1312年教皇克莱门特五世在法国国王菲利普的要求下解散了显赫一时的圣殿骑士团,借机将圣殿骑士全部烧死在火刑柱上,并夺取了他们的财产和领地。葡萄牙坚定地保留了自己的十字军骑士团,亨利王子就是该团体的首领。他利用骑士团所属的领地,装备了几支远征军,去探索几内亚海岸的撒哈拉沙漠的心脏地带。

但是,亨利的思想仍然停留在中世纪。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寻找神话传说中的“普勒斯特·约翰”。这位传说中的人物,在12世纪的欧洲就广为流传。据说,这个叫约翰的基督传教士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自己就是这个大帝国的皇帝。这个神秘国度的具体位置不详,只知道是“位于东方某地”。在长达300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普勒斯特·约翰”及其后人,亨利也不例外。在他死后30年,约翰之谜才被解开。

1486年,探险家巴瑟洛缪·迪亚斯为了从海路去寻找“普勒斯特·约翰”的国度,来到了非洲的最南端。最初,他将此地命名为“风暴角”,因为这里的强风阻止了他继续向东前行。不过里斯本的海员们都知道,在他们前行印度的航行中,这一发现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将其改名为“好望角”。

1年后,佩德洛·德·科维汉姆带着热那亚梅迪奇家族的介绍信,开始从陆路去寻找“普勒斯特·约翰”的神秘国度之旅。他一路南行,渡过地中海,穿越广袤的埃及国土,继续向南方深入抵达亚丁,并从那里换上海船,渡过波斯湾。1800年前,亚历山大大帝之后,就没有几个白人见过波斯湾。后来,科维汉姆造访了印度河岸的果阿及卡利卡特,在当地听说了许多有关月亮岛(马达加斯加)的传说。据说,该岛位于印度与非洲之间。之后,他在返回波斯湾的途中,秘密地参观了穆斯林的大本营——麦加和麦地那。随后,他再次渡过红海,并于1490年找到了“普勒斯特·约翰”的国家。原来,约翰只不过是阿比尼西亚的黑人国王,他的祖先在4世纪皈依了基督教,比基督传教士辗转到达斯堪的那维亚的时间还要早700年。

这许许多多的航行使葡萄牙的地理学家和地图绘制者们相信,虽然朝东前往东印度群岛的旅行可以实现,但实施起来绝非易事。然后,引发了一场大争论。一些人赞成从好望角以东的方向继续探索,另一些人则说:“不,我们必须向西横渡大西洋,才能到达中国。”

我们这里要说明的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聪明的人都坚信,地球并不像一张扁平的烙饼,相反地球应该是圆的。伟大的埃及地理学家克劳狄乌斯·托勒密提出关于宇宙构成的托勒密学说,宣称地球是方的。这一理论满足了中世纪人们的简单需求,因而受到广泛接受。不过到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们抛弃了托勒密体系,转而接受波兰数学家哥白尼的学说。通过研究,尼古拉斯·哥白尼的学说认为,有一系列圆形的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地球就是这些行星中的一个。然而,因为害怕宗教法庭的迫害,哥白尼小心翼翼地保存这个学说长达36年,直到1534年,也就是他去世的那一年,他的学说才得以公开发表。宗教法庭最初建立于13世纪,当时主要是为防范法国阿尔比教派和意大利华尔德教派的异端邪说威胁罗马主教的绝对权威。实际上,这些人都是性格温和的异端分子,不相信私有财产,信仰虔诚,宁愿过基督那样的贫穷生活。现在双方争论的焦点不是向东或向西能够到达印度和中国,而是哪条路更近、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