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专政君主体制和王权的终结(第7/9页)

民众们却早已急不可耐,要求堡垒立即投降,人群中不间断地爆发出“拿下巴士底狱,拿下巴士底狱!”的呼声。人群中有两个人似乎比别人更坚决,是埃利和于兰,他们一下子从队伍中冲出来,奔向一队守护的卫兵,开始用斧子砍大吊桥上的铁链。士兵们拿着枪高声呵斥要求他们后退,否则就要开枪了,但他们不为所惧继续挥动斧头,很快,铁链被砍断,吊桥放了下来,他们带领着大家一起冲过桥来到第二座吊桥前,准备再次把铁链砍断。于是守备部队朝人群前面的空地上开了一排火枪以示警戒,但是,被子弹驱散的人群很快又卷土重来,他们丝毫没有放弃第二座吊桥的意思,要塞方面便不断开火阻止他们接近,这样持续了好几个小时,被激怒的群众试图用斧子劈开大门,并准备火烧守备队。在这种情况下,守备部队打了一发开花弹,杀伤了许多群众,对围攻者造成了致命冲击。但是民众们的士气反而更加高涨,在埃利和于兰英勇顽强的带动下,人民继续坚持包围要塞。

市政厅的委员会对这种情况忧心忡忡。委员会认为民众包围巴士底狱是一件胆大妄为的事。当它接到一个又一个来自堡垒墙下发生的不幸消息时,更加觉得自己处在危险之中,如果是军队取得胜利,它将面临来自军队的威胁,而另一方面,来自民众的危险也一直持续。由于委员会无法为民众继续包围要塞提供军火,人们认为委员会背叛了他们。委员会已经派出两批代表前往巴士底狱谈判,要求双方停止敌对行动,并要求要塞司令将守卫任务交给民众承担,但是现场一片混乱,到处是喧嚷和火枪声,代表团根本无法讲话。因此,委员会派出的第三个代表团携带着一面旗帜和一面鼓,便于人们区别,但结果依旧不如意,双方都拒绝听他们的劝告。市政厅的议会为此作出的一些尝试和活动,反而加重了民众对它的疑虑。尤其是市长,更不得人心,有人说:“今天一天他就欺骗了我们好几次。”另一个说:“他主张开一条战壕,实际上是为了拖延我们给自己争取时间罢了。”更有一个老头儿充满激情地大声呼喊:“弟兄们,跟着这些叛徒不会有什么结果,大家跟我来,用不了两个小时我们就可以拿下巴士底狱。”

要塞被围攻四个多小时后,状况发生了改观,当法兰西禁卫军团带着大炮出现以后,守备部队开始掉转矛头,敦促要塞司令投降。倒霉的德洛内看到情势不利,便想把堡垒和市区一同炸毁,使自己葬身瓦砾之中,当他手里拿着点燃的火绳绝望地向炸药走去时,守备部队的士兵逮捕了他,并且在炮座上竖起白旗,将枪口朝天、炮口朝下,表示放弃抵抗。但进攻的人并未停止,人们高喊着:“放下吊桥!”一个瑞士军官从城墙的枪眼内向外喊话,表示自己愿意投降,希望能按照两军作战的传统体面地离开要塞。人群高喊着:“不行!不行!”拒绝了他的请求,于是军官提出,如果能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就放下武器。冲在最前面的人回应说放下吊桥就保证他们的安全。得到这个保证后,守备部队便放下了吊桥并把门打开,围攻者拥挤着冲进了巴士底狱。

冲在最前面的那些人想把要塞司令、瑞士人以及残疾军人救出来,免得他们遭到报复;但是狂热的民众们拒绝了,他们高叫:“交给我们,把他们交给我们;他们向自己的公民开火,应该绞死!”就这样,怒火不平的群众将要塞司令、瑞士人、残疾军人拖出来,非人道地处死了。

常设委员会这时还不知道战斗的结果,会议厅里挤满了愤怒难耐的人们,威胁着市长和选举人。成为谴责对象的弗勒塞尔脸色苍白、不知所措,开始担心自己的地位。人们强迫他离开委员会会议厅前往市国民议会,那里聚集着更多的公民。喊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叫他过来,跟我们走!”弗勒塞尔万般无奈,却只能按照民众们的要求来到议会大厅,当他到达时,民众们的注意力却集中在格雷弗广场传来的消息,人们听到了“胜利!自由!”的呐喊声。不一会儿,有人报告说那些巴士底狱的征服者来了,他们威风凛凛地步入大厅,神气十足。其中一个头戴桂冠的人最为出众,被大家高高举着,后面簇拥着一千五百多人,大都头发蓬乱、眼睛发红,带着各种各样的武器,把地板踩得咯吱作响。有一个人拿着巴士底狱的一串钥匙和一面旗帜,有一个人将巴士底狱的规章挂在刺刀上炫耀,还有一个人用沾满鲜血的手举着要塞司令的领扣,样子令人害怕。民众把广场和河岸挤得水泄不通,征服巴士底狱的勇士们就是以这种气概和姿态进入市政厅的大厅,向委员会报告胜利的消息。在决定其余俘虏的命运时,有几个人赞成将这些人交给委员会判决,大部分人却喊道:“不能对这些俘虏宽大!朝公民开火的人没有资格获得饶恕!”但总指挥拉萨尔、圣梅里的选举人莫罗、勇敢的埃利最终还是说服了群众,大家同意一概赦免这些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