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四客卿史实考论》序札马剌丁与《大一统志》(第2/7页)

札马剌丁不但是著名的回回星历学家,也是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入元后在地理学上最重要的成就是《大一统志》的编纂。《大一统志》又称《至元大一统志》,钱大昕曾关注过《大一统志》的成书问题。他在《跋元大一统志残本》中说:

考元时《大一统志》凡有两本。至元二十三年(1286)集贤大学士行秘书监事札马刺丁言:“方今尺地一民尽入版籍,宜为书,以明一统。”世祖嘉纳,即命札马刺丁与秘书少监虞应龙等搜辑为志,二十八年书成。凡七百五十五卷,名《大一统志》,藏之秘府。此初修之本也。(注:《潜研堂文集》卷29,上海涵芬楼景印潜研堂全书本,四部丛刊。)

钱大昕所据者为元许有壬所撰之《〈大一统志〉序》,该序原文与钱大昕所引略有区别:

至元二十三年岁丙戌(1286),江南平而四海一者十年矣。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行秘书监事札玛里鼎上言:“今尺地一民,尽入版籍,宜为书以明一统。”世皇嘉纳,命札玛里鼎洎奉直大夫秘书少监虞应龙等,搜集为志。二十八年辛卯(1291)书成,凡七百五十五卷,名曰《大一统志》,藏之秘府。(注:《至正集》卷35,明崇道堂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除许有壬之外,元代另有其他文献记载了《大一统志》的编纂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元《秘书监志》。此项工作在该书卷1“设吏属”条又称为“纂修《地理图志》”。该工作始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该书卷4记录纂修过程特详。至于其简要过程,该卷记曰:

至元乙酉(至元二十二年,1285),欲实著作之职,乃命大集万方图志而一之,以表皇元疆理无外之大。诏大臣、近侍提其纲,聘鸿生、硕士立局置属庀其事,凡九年而成书。续得云南、辽阳等书,又纂修九年而始就,今秘府所藏《大一统志》是也。因详其原委节目,为将来成盛事之法。(注:高荣盛点校本,元代史料丛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以下简称高荣盛点校本),第72页。标点符号笔者有更动。)

这是说,秘书监在《大一统志》书成之后,总结编写此书的经过:兹事始于至元二十二年(1282),其基本方法是“大集万方图志而一之”,而目的是“表皇元疆理无外之大”。初步工作进行了九年。比较上述两书可知,《秘书监志》所谓经历九年工作所成之初稿,应即许有壬《〈大一统志〉序》中所言“二十八年辛卯(1291)书成”,规模达“七百五十五卷”的《大一统志》。钱大昕上述所谓“初修之本”,即当指此本。但他似未注意到《秘书监志》中的这一点。前已言及,据《秘书监志》所言推算所得之成书年份,为至元三十年(1293),与许有壬所称之至元二十八年相差两年。许有壬既为《大一统志》写序,肯定见过此书全貌,所记应更为可信。(注:笔者遍查《秘书监志》,未见有至元二十八年《大一统志》书成的记载。)如此说成立,则《秘书监志》所记完成初稿费时九年估计有误。

前已提及,之所以《大一统志》的“初修之本”在完成后又重修,是因秘书监后来得到云南与辽阳的图志资料,遂据以修改原稿,又花费九年时间,方最后成书。钱大昕称此重修本为“再修之本”。《秘书监志》仅言增补原稿花费了九年时间,未言该书修纂第二阶段工作的具体起始与结束时间。至于重修本完成的时间,《元史》有大德七年(1303)“戊申,小兰禧(注:中华书局标点本,第473页校勘记[三]记:“小兰禧考异云‘小’当作‘卜’。《元秘书监志》作‘孛兰’。按本书同名异译尚有‘卜兰奚’、‘不兰奚’等。此处‘小’字当为‘卜’或‘不’之误。”)、岳铉等进《大一统志》,赐赉有差”(注:《元史》卷21,《成宗纪》,中华书局标点本,第450页。)的记载。这里的孛兰禧、岳铉等人所进之《大一统志》,应即《秘书监志》所提到的包含云南与辽阳部分在内的《大一统志》的增订稿。据此,则《大一统志》的重修工作应结束于大德七年。如果《秘书监志》所述增补工作花费九年可信的话,则增订工作应重启于成宗元贞元年(1295)。但实际情况却并非这么简单。查《秘书监志》中有下列记载:

至元三十一年(1294)八月,本监移准中书兵部关,编写《至元大一统志》毎路卷首必用地理小图,若于编写秀才数内就选宗应星,不妨编写彩画,相应关请。如委必用图本,依准施行。(注:高荣盛点校本,第78页。)

这是说,在至元二十八年《大一统志》书稿初成之后,增配地图的工作依旧在进行之中。绘制彩色地图的工作是一位名曰宗应星的文人承担的。此人在《秘书监志》中二见。人们不禁要问,增配地图的工作究竟是增订的一个内容,还是“初修之本”的继续?《秘书监志》还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