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黄泉相见(第2/4页)
“去,把考叔给我请来。”祭足令手下去。
考叔是谁?不是专门考试的叔叔。此人住在颍城,因此就姓颍,名考,就叫考叔了。考叔是祭足的远房亲戚,在颍城做一个小官,家里穷得一屁潦倒。
有人问了,当个小官也穷?没办法,春秋那阵子,贪污、腐败、受贿这些词还没有进化出来,祖先们比较傻,还不会这些。别说考叔,就是比他再大的官,也都过得很艰难,后面讲到孙叔敖、子产的时候大家就会有更深的了解。
“你娘好吗?”考叔来了,祭足问。为什么开口就问候她娘?因为考叔是个孝子,孝到什么程度?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左传》)你要是第一句话不问候他娘,他跟你急。如今东北人喜欢说“纯爷们”,这个“纯”字就是这里来的。
“我娘好。”
“想升官吗?”
“想。”考叔是个实在人,官做大了,能多分好几斗谷子。
“想发财吗?”
“想。”发财了,娘就能吃上肉了。
“那我教你怎么升官发财。”
【考叔的猫头鹰】
转眼间事情过去了一年,这一年,庄公的心情很不好。
这一天,有人来报,说是从颍来了一个基层干部,名叫考叔的,不知从哪里弄了两只猫头鹰说要献给庄公。
“烦着呢,不见。”庄公说,说完,犹豫一下,突然觉得有些奇怪,又说:“让他来吧。”
为什么庄公觉得奇怪?普及一下周朝的知识。
那个时候的人们,初次见面,是要送礼物的。
天子送的礼物是祭祀用的酒,因为酒是粮食酿的,送你酒就是预祝你五谷丰登,衣食无忧。
诸侯送什么礼物呢?送圭玉。圭玉坚硬但是不会刺伤人,有瑕疵都会反映出来,代表公开公平公正。
卿送的礼物是羔羊,因为羊合群但是不结党营私,代表和谐。
大夫的礼物是雁,雁飞起来有秩序,有长幼的礼数,代表知理。
士人用野鸡作为礼物,野鸡不能用贪欲引诱,不能关在笼子里,代表高傲和自由。
老百姓用鸭子作为礼物,鸭子朴实单纯,代表良民。
周朝,一个多么可爱的朝代啊。
考叔算什么?考叔应该算个士。他本来应该送野鸡,可是却送了猫头鹰,为什么?这就是庄公感到奇怪的地方了。
于是,庄公决定在官邸接见考叔。
现在说说春秋时期诸侯怎样接见客人。
虽说考叔是庄公的臣民,但是人家是来献猫头鹰的,那就是客人。
考叔进得殿来,躬身施礼。记住,庄公也要回礼。
宾主于是面对面坐下,怎么坐?实际上就是跪,准确说就是跪坐,两膝跪下,屁股坐在自己的腿上。两人中间是一个茶几,当然,那时候不叫茶几,那时候中原诸侯还很少喝茶。
就这么简单,没有后来那么多臭规矩。
春秋战国为什么那么多贤能之士能够一步登天?因为他们与君主交谈的时候大家是平起平坐的,基本没有压力,因此能够直抒胸臆,畅所欲言。到后来臭规矩多了,君主的架子越摆越足了,他坐在上面你跪在下面,还没说话就先吓回去了。
“大老远的,给我送两只鹰过来,辛苦啊。”庄公先表示感谢,其实他对猫头鹰没啥兴趣,何况还是死的。
“主公啊,这两只鸟叫做鸮(音肖)鸟,俗称猫头鹰。猫头鹰呢,白天眼神不好使,它晚上好使;看大的东西看不清楚,看小的东西看得仔细。最可恶的是什么?这东西从小吃娘嘴里的虫子长大,长大了就把它娘给吃了。所以,这是个恶鸟,我特地把它们给宰了,送给主公吃它们的肉。”考叔一边喝酒,一边说。
为什么考叔过了一年才来,因为这一年去抓猫头鹰了,不好抓啊。
这里要先声明一下,猫头鹰其实是不吃母亲的,是我们的古老传说冤枉了它们,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特此平反昭雪。
庄公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考叔的每句话好像都是在说自己,好像自己就是猫头鹰一般。同样一件事情,如果你心存惭愧,对批评你的人你会畏惧;如果你不知惭愧,那么对讽刺你的人你就会愤怒。庄公是心存羞愧的,因此他对考叔陡生敬畏。
庄公决定回赠考叔,回赠什么?圭玉?当然不会,虽然诸侯的见面礼是圭玉,但是也要级别差不多的,否则满大街老百姓人人提只鸭子来见你,你不早就破产了?
庄公回赠了一只羊,什么羊?蒸全羊。可以说,待遇是超级别的。
羊上来,考叔的口水就下来了,什么也不顾了,一把扯下来一个羊腿,也顾不得烫,往怀里就揣。
庄公不高兴了,想不到考叔这么没教养。
“臣有母,请君食赐臣母。”(《史记》)考叔说。意思是我有老娘,我要带回去给我娘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