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做人的难题(第3/4页)

故事的主角依然是国防部长、总理和国君。

鲁国的国防部长是公子翚,又叫羽父。鲁国几次打仗都是他率军出征的,打了不少胜仗,抢了不少地盘、财宝和女人回来。因为功劳大了,事业心也就更强了。最近,他觉得自己怎么说也该弄个总理当当。

可是,就这么直愣愣去跟国君鲁隐公要呢,好像是跑官要官的样子,似乎不太好,怎么办?公子翚想起一个办法来。说到这个办法,还要先交代一段历史。

当初鲁隐公的爹是鲁惠公,惠公的夫人是孟子(不是我们平时称为孔孟的孟子),可是孟子早死,没有生子。于是声子成为夫人,就生了息姑,也就是隐公。

在宋国,宋武公生了个女儿仲子,生下来手上就有四个大字:为鲁夫人。

《左传》所记载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件事,打开《左传》第一卷,第一段这样写道: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鲁国)。

上天做媒,谁敢不遵从?于是,鲁宋两国成为亲家。

十五年后,宋武公把女儿送过来,嫁给了息摄。谁知道鲁惠公先过了一手,发现这个儿媳妇实在是太漂亮了。怎么办?鲁惠公就学习卫宣公好榜样,把儿媳妇“充公”到了自己的床上。

惠公十分喜爱这个小老婆,将她立为夫人,没多久生个孩子名叫姬允。鲁惠公喜欢这个孩子,把他立为世子。可是,公子允很小的时候,鲁惠公就薨了。

大臣们一合计,公子允太小了,还是让长子继位吧。于是,鲁隐公登基了,但是全鲁国都知道,鲁惠公的宝位是应该传给公子允的。

转眼间,鲁隐公登基十一年了,公子允已经十七岁了。

根据经验,公子翚认为鲁隐公现在的心思应该在公子允身上了。尽管鲁隐公口口声声要把国君的宝座让给公子允,实际上谁舍得这个宝位?鲁隐公一定想要除掉公子允。

公子翚来找隐公了。

“主公,祖国人民选择了您,历史选择了您,您就是我们的英明君主。可是,公子允长大了,他时时刻刻想着夺取主公您的宝座,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主公,我愿意为您杀了公子允,作为奖赏,让我当太宰吧。”公子翚把话说得很清楚,他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隐公一定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他错了。

“子翚啊,这你就不知道了。当初原本是公子允继位,因为他太小,暂时由我代理。如今他岁数大了,我也要把位置还给他了。我已经在菟裘修了别墅,等公子允十八岁了,我就退位,去那里清闲度日。”隐公笑着说。

隐公显然没有说谎,公子翚也知道他在菟裘修别墅的事情。现在想起来,如果隐公真要杀公子允,又岂能让他活到现在?

其实,隐公还有话没有说出来,他很看好公子翚的能力,原本是准备提拔他到总理位置上,后来想想,不如把这个人情留给公子允,让公子允提拔他,他会对公子允更忠心。

太厚道了,鲁隐公实在是太厚道了。

可是,厚道的人遇上不厚道的人,下场会很惨。

不厚道的人太多了,公子翚是一个,公子允也是一个。

从隐公那里回来,公子翚的感觉不太好。俗话说:疏不间亲。自己这趟挑拨离间不成功,隐公会怎么想自己?重要的是,将来公子允登基了,如果给他知道这件事,自己的老命恐怕就不保了。

公子翚越想越不对劲,怎么办?眼下只有一个办法:反过来撺掇公子允杀了隐公,杀人灭口。

忽悠不了厚道的,就忽悠不厚道的。

“公子啊,绝密内幕,宫廷内参。隐公想要立自己的儿子做世子,准备找借口干掉您呢。”公子翚来对公子允说。

“什什什什么?”公子允吓得够戗,他早就担心自己会是这个下场,因为先例实在是太多了。

“你大哥要杀你啊。”

“我我我逃到宋国还来得及吗?”公子允的意思,立马就要跑姥姥家去避难。

“不可,鲁强宋弱,宋国不能保护你。”

“那那那怎么办?”

“他不仁,不能怪你不义。公子啊,我公子翚一向深明大义,匡扶正义,见义勇为,好人好事做惯了。这样,我来帮你,我们先下手干了他。”

“大哥,拜托你了。要是我能当上国君,你就是总理。”公子允此时只想活命,压根没想到公子翚在忽悠自己。

杀害隐公的可行性方案连夜赶制出来,公子翚知道自己拖不起,万一哪一天隐公突然宣布让位,自己就算完蛋了。

所以,要快。

三天之后,鲁隐公要去庙里祭祀钟巫。钟巫是什么人?

从前,隐公还没有做鲁国国君之前,鲁国曾经与郑国作战,隐公被俘,关在郑国大夫尹大夫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