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国家大妓院(第2/3页)

【楚国的启示】

中国的妓女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无可考证。有人说从夏朝开始就有王公贵族养了一些女人供自己和来宾淫乐,那就是妓女。那是不对的,妓女的特征是什么?是卖身,是交易或者说是贸易,那种性奴不是妓女。

零零散散的妓女有吗?肯定是有的,但是始终不成规模不成气候,可以忽略。

在春秋初期,妓女已经开始出现,不过都是些地下活动的个体户。

管仲是做过生意的人,走南闯北,到过卫国、郑国、楚国、鲁国等地,那时候正是年轻,二十郎当岁上,经商路上难免有长夜难眠的时候,怎么办?想找个女人解决生理问题,一个字:难。

第一次,管仲到鲁国做生意。在鲁国,管仲基本上找不到任何娱乐项目,大街上多看女人两眼都会被人指责。“这样的国家,谁愿意来?”管仲感慨,再也不愿意去鲁国。

第二次,管仲在卫国做生意,卫国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国家。一个生意上的朋友知道在外经商的难处,于是偷偷地给管仲找来一个女人,说是这一带比较著名的一个“游女”,也就是站街女。管仲发现,来卫国经商的人明显比鲁国要多。

第三次,管仲来到了楚国。楚国是个更开放的国家,没有中原国家那么多规矩。在这里,站街女比较多,而且处于半公开状态。楚国当地的生意伙伴直接给管仲找了两个,服务还好,价钱也不贵。

“还是楚国好。”管仲说。

“知道楚国为什么发展这么快了吧?因为做生意的人都愿意来啊。”那个楚国当地人说。

“就是就是。”管仲大受启发,不过他想得更远:要是这也能做成行业,国家不是也能增加税收?

【国家大妓院】

当上齐国总理之后,管仲大兴工商。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在楚国的启示。

于是,管仲兴建了全世界最早的“国家大妓院”,地址紧挨着齐桓公的后宫。为什么说这是国家大妓院?首先,这是齐国国家行为;其次,地址设在首都的中心地带;第三,规模宏大。

按《战国策·东周策》记载:“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也就是说,足足七百名性工作者。这样的规模,即使放在今天,那也是超大规模的。

所谓“女市”,就是妓院。七家妓院放在一起,成行成市,就是今天红灯区的雏形。

国家大妓院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收费,妓女们根据长相和技能分成三六九等,强调服务意识,决不坑蒙拐骗。那时候没有发票,否则一定会开发票的。

性工作者的来源主要是对外战争中俘虏的女奴隶,也有专门从国外收购来的女奴隶,还有本国的犯罪分子家属,甚至,还有主动要求从事这份工作的良家妇女。为了更有吸引力,管仲还派人前往吴越、西戎、北狄等地收购美女。一时间,世界各地的妓女都来到齐国的国家大妓院。有黑眼睛、蓝眼睛,还有绿眼睛;有黑头发、黄头发,还有红头发;有说正宗山东话的、说河南话的、说吴越话的,还有说谁也听不懂的话的。

按着管仲的说法,设立国家大妓院有四大好处。

第一,促进社会和谐,缓解社会矛盾。

改革开放初期的齐国社会,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还很低下,大量男人娶不起老婆。有一次齐桓公微服私访,遇上一个老头,问老头有几个儿子,老头说有五个,都出去打工了。再问儿子都娶老婆没有,老头哭了,他说家里太穷,儿子都是光棍。齐桓公当时就很自责,说自己女人成群,百姓没有女人,他立即送了五个宫女给老头作儿媳妇。

管仲知道之后就批评齐桓公,说这么多人没老婆,你是不是每个人都送?从那之后,管仲下令,齐国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就必须结婚。早婚早育是那时的政策,因为那时人口稀少。

但是,这样的命令在执行起来有很多困难,实际上娶不起老婆的人还是一大把。男人娶不起老婆,性饥渴问题就出来了,社会问题就出来了,强奸案频发,治安很不好。

国家大妓院的建立,为很多男人解决了性饥渴问题,社会治安大为改善。

与此同时,连年战争导致男人大量死亡,许多女人成为寡妇,而那时的女人是不能出去工作的,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出现问题。国家大妓院建立后,使这些女人可以养活自己。这一部分人属于自由性工作者,可以随时辞职。

第二,增加财政收入。

由于国家大妓院属于国营企业,税收方面得到保证,大量的收入中,除了一部分用于运营费用和自由性工作者工资之外,其余都被收入国库。

“我们七万雄兵拼死拼活抢来的,可能还不如这里七百妓女和平得来的。”管仲对齐桓公说。事实上,巨额军费中,很大的比例来自国家大妓院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