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重回五鹿(第3/4页)
按照计划,第一步顺利攻占五鹿之后,军事行动暂停,下一步的战略部署展开。
国际形势是这样的,楚国军力强大,所向披靡,导致以鲁国为首的中小国家纷纷投靠楚国。目前,除了被攻打的宋国之外,还没有投靠楚国的就只有秦国和齐国。其中,秦国是晋国的亲戚兼战略合作伙伴,齐国则在不久前刚刚被楚国军队侵略。
联合齐、秦,共同对付楚国,这就是晋国第一步也是最根本的战略部署。
晋国特使从五鹿出发,前往齐国和秦国,谋求合作对抗楚国,要求对方派出军队,协同晋军作战。
很快,齐国和秦国作出正面回复:支持晋国,尽快派兵。其中,齐国还提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齐国国君齐昭公将亲自来五鹿歃血为盟。
齐国国君不是齐孝公吗?原来,自从被鲁国忽悠之后,齐孝公气愤不过,把自己给活活气死了。原本是儿子继位,谁知儿子太小,被齐孝公的弟弟公子潘杀死,公子潘就当了齐昭公,公子开方位居上卿。就在等待齐昭公来到的时候,晋军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中军元帅郤毂在军中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中军元帅死了,谁来继任?
最高机密会议。
“舅舅,老师,你们认为谁比较合适?”晋文公问。
“先轸。”狐偃和赵衰对视一眼,一起说道。
“那就是他了。”晋文公一拍桌子,其实,他也认为应该是先轸。
下军佐先轸,现在是中军元帅,地位仅次于晋文公。胥臣替补为下军佐。
狐偃和赵衰,觉悟咋就那么高呢?
【晋齐结盟】
二月,齐昭公和公子开方来到卫国的敛盂(今河南省濮阳县),晋文公已经等候多时。两国国君共同追忆了齐桓公的丰功伟业,重温了两国之间从周武王和姜太公开始的长达数百年的裙带关系,两国国君主表示:南蛮楚国侵犯中原,必须要痛打。
两国元首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备忘录,歃血为盟。
最后,晋文公表示,晋国政府支持齐国收回谷城的合理要求。而齐昭公表示,打击楚国侵略者是天下人共同的责任,为此,齐国将派兵前来协助晋国。
两国元首会谈期间,卫国元首卫成公数次派人前来,申请加入盟会,重回中原正统怀抱。
“没得谈。”晋文公多次断然拒绝。
卫国大夫宁俞转而求助于公子开方,希望这位卫裔齐国人能够看在血浓于水的分上,为卫国人在晋国人面前求情。
“不可以,我是齐国人,不是卫国人。”公子开方断然拒绝。
卫成公绝望了,楚国的援兵还看不到影,而晋国人只要愿意,一个早晨就能拿下楚丘。怎么办?跑吧。
卫成公把楚丘交给了弟弟叔武和大夫元亘,自己跑到小城襄牛躲起来了。
晋军随时可以抓捕卫成公,也随时可以攻破楚丘,甚至灭掉卫国。可是,晋文公为什么不动手?因为,晋国人的目的不在这里。
如果捉住了卫成公或者拿下了楚丘,也就等于晋军控制了卫国,那么,楚军就没有来救卫国的理由了,也就意味着,宋国的包围依然没有解除。
相反,放着卫成公和楚丘不动,卫国就依然是晋国手中的砝码,依然有利用价值。等到解除了宋国的危机,那时灭掉卫国也不过是顺手之劳。
就这样,晋国人在卫国等待着楚军北上。而元帅先轸已经布好了陷阱,单等猎物出现。
【楚成王的选择】
楚国会救卫国吗?
楚成王在接到卫国求援之后,有些犹豫。尽管没有和晋军交过手,但是他知道晋文公的团队是什么样的成色。要打,是没有把握取胜的,可是,要是见死不救,今后还怎样号令诸侯?
“各位,晋军攻击卫国,显然是为解宋国之围,我们救还是不救?”楚军大营,成王召集了各国君主和大将,商讨此事。
“主公,晋国人忘恩负义,帮助宋国来跟我们捣乱,我们一定要救卫国,给晋国人一点颜色看看。”成得臣第一个发言,他的意见是救。
“不然,我们打宋国,他们打卫国,各不相干,如果我们去救卫国,那就等于是我们直接挑起了两国之间的战争,道理上说,正义并不在我们这一边啊。依我看,不如遣使往晋国,展开斡旋。”大夫蒍(音伟)吕臣建议。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各有拥趸,也各有道理。
成王左思右想,与晋国交手他不愿意,可是,就这样放过宋国,他又不甘心。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一个办法:“这样,子玉留一半兵力继续攻打睢阳,我亲自率一半人马北上,解卫国之围。”
就这样,成得臣以一半楚军外加陈、蔡两国军队,原地不动,继续攻城,另一半楚国军队连带郑、许两国军队,随楚成王去救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