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权力斗争的最高境界(第3/4页)
赵盾脸色一变,知道这下麻烦了,晋灵公不仅有狗,而且有人。怎么办?跑吧。
赵盾在前面跑,提弥明在后面抵挡大内高手。一个人当然打不过一群人,也是三下两下,提弥明就跟随狗而去了。
赵盾能跑过大内高手吗?当然跑不过。
刚刚跑出内宫,大内高手们就追上来了。
当先一个大内高手上来,一把搭住了赵盾的肩膀,赵盾心一凉:“完了,这回死定了。”
“元帅,你快跑,我是您的卧底。”高手在赵盾的耳边低声说了一句,然后一把推开赵盾,手持长戈,转过身来,竟然开始与其他大内高手厮杀起来。
赵盾大喜过望,原来这是自己的卧底。仔细一看,想起来了,原来,这个高手名叫灵辄,是个光棍士,当年穷得一屁潦倒,多亏赵盾救济他,后来让赵穿把他介绍到了大内做武士,成了赵盾的卧底。
赵盾撒腿就跑,后面,灵辄一个人对抗一群人。
车已经停在路边,赵盾上了车,司机一挥鞭子,马车跑起来,赵盾算是脱离危险地带。那么,灵辄呢?
“兄弟们,多多保重,再见了。”灵辄很从容地走了,因为这一帮大内高手中,还有两三个赵盾的卧底,其余的都是见风使舵的,早已经看出了苗头,所以,谁也不会卖命去杀灵辄。为什么他们杀了提弥明呢?刚才,是在内宫里面,在灵公面前还是要争争表现的,如今在外面,灵公也看不见,那当然就要在赵盾面前做做人情了。
“无道昏君要暗杀赵盾元帅了,无道昏君要暗杀赵盾元帅了。”赵盾的御者一边赶车一边狂呼乱叫,几条主要街道都遛了一圈,整个都城很快就知道灵公要暗杀赵盾的事情了。
赵盾回到家里,赵穿很快也到了。
“大哥,没事吧?全城都知道那个昏君要杀你了,杀了他吧?”赵穿建议,现在舆论在他们这边。
“我要流亡海外了,你自己看着办吧。”赵盾回答。
就这样,赵盾上车,一直向西奔去,一路上让御者散布自己要出国流亡的消息。另一边,赵穿准备人马,要进宫去杀灵公。
斗争就要进入大结局。
赵盾的计划可以说完美无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可是,百密一疏。
当赵盾一路向西来到晋国边境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实际上是不可能出国的,因为出了晋国就是秦国。没错,别人都可以去政治避难什么的,可是赵盾借个胆子也不敢去。只要他敢踏进秦国的领土,秦国人非剁了他不可,说什么好听的都没用。
就这样,赵盾停留在了晋国的西部边境之内。
不要以为这是个小到可以被忽略的错误,这个错误并不小。
【董狐直笔】
赵穿估摸着时辰,在确信赵盾已经出了晋国之后,开始行动了。
赵穿带着家族的人马杀到桃园,因为灵公正在那里休息。大内卫队本来就是赵穿的部下,更不要说还有很多赵家的卧底。因此,赵穿杀灵公远比灵公杀赵盾要简单直接得多,不需要一百字就可以说完。《左传》记载只有八个字:“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一个“攻”字用得十分传神,明目张胆而且实力悬殊。
这原本就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斗争。
赵穿杀死了晋灵公,晋国人民拍手称快。不仅晋国人民拍手称快,连后来的史书都认为晋灵公是罪有应得。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十一条:权力斗争中,利用舆论造势是很重要的。
副一条:权力斗争的最高境界是不仅消灭对手,还要让人们觉得自己是正义的。』
杀了小舅子,赵穿派人去请赵盾回来。于是,赵盾回来了。
灵公死了,难道就没有人出来抱打不平?谁敢?而且,多数人都认为晋灵公死有余辜。
赵盾在朝廷召集卿大夫大会,讨论善后事宜。
人刚到齐,还没人发言呢,来了一个人,谁?太史董狐。董狐来干什么?
董狐手中拿着一片竹简,来到众人面前,高声念道:“赵盾弑其君。”意思是:赵盾杀害了晋灵公。
赵盾笑了,他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他已经做了预备,所以他很镇定地说:“老董,搞错了吧?我可不在场啊,我有不在场的证据。”
“你是中军元帅,国君被杀了,你能说你没有责任?”董狐反问。
“不好意思了,我当时不在国内,我流亡去了。出了国,我就不是中军主帅了。”
“流亡?你根本没有出晋国,怎么能说是流亡?还有,杀人凶手你惩治了吗?没有吧。作为中军元帅,没有保护自己的国君;国君被杀,又不惩治凶手,说你杀害了国君,冤枉你吗?”董狐质问,义正词严。
赵盾无话可说,他还能说什么?除非他杀掉赵穿。可是,他是绝对不会杀掉赵穿的。那么,杀掉董狐?他不敢,因为他还很在乎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