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狂怒与复仇(第2/4页)

达伽马宣称扎莫林的答复是对他的侮辱,于是扣押了信使。这一天,双方不断交换消息,脾气都越来越坏,双边关系越发恶化。在这期间,一些渔民以为已经议和成功,便驾船出海。葡萄牙人抓住了他们,然后扣押了一艘满载食物的大型阿拉伯三角帆船。扎莫林胸中燃起怒火。葡萄牙人的行径悍然违反了大洋的精神。“基督徒更喜欢在海上偷窃和侵略,而不是贸易……他(扎莫林)的港口始终是开放的,”他继续说,“所以总司令绝不可以阻挠或驱赶麦加穆斯林。”[7]如果达伽马接受这些条件,扎莫林“会做出相应举动……如果不接受,他(达伽马)必须立刻离开他(扎莫林)的港口,不要再停留在那里;他(达伽马)无权停留,也无权在印度的整个马拉巴尔海岸的任何港口停泊”。达伽马在回复里对当地文化做了嘲讽:他的主公(葡萄牙国王)能从棕榈树里制造出一位同样优秀的国王;扎莫林竟敢命令葡萄牙人离开,唯一的后果就是,今天扎莫林不能享受咀嚼槟榔叶的乐趣了。他要求扎莫林于次日中午前给出恰当的回复,否则后果自负。

当晚,达伽马命令自己的所有船只逼近城市;它们都稳稳地下锚停泊,船首向前,以减小目标,抵御扎莫林的炮击。天黑时,他们看到一大群人出现在海滩上,拿着灯笼。他们劳动了一整夜,为自己的火炮挖掘堑壕和炮位。“黎明时分,”洛佩斯回忆道,“我们看到许多人走向海滩。”达伽马命令各船更加靠近岸边,准备就绪。然后,他发布了更进一步的命令。如果到下午一点时扎莫林还没有给出答复,他就要把穆斯林俘虏吊死在桅杆上,并把许多印度渔民吊死在桁端,“把他们吊得高高的,让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但最后还是没有答复。“于是有三十四人被绞死。”[8]

海滩上很快人山人海,他们惊恐万状地看着桅杆上的死尸,无疑在努力辨认自己的亲戚。在他们恐惧地举头仰望的时候,葡萄牙船只用重炮向人群开了两炮,将人群驱散。所有其他火炮也轰鸣起来,抛掷出“持续不断的暴风雨般的铁弹和石弹,杀人无数”。[9]洛佩斯看到人们扑倒在沙滩上,然后逃跑,或者“像蛇一样匍匐逃走;看到他们在哭喊,我们高声讥笑他们。海滩很快就肃清了”。[10]印度人企图还击,但他们的射石炮效力很差,“他们的射击精度极差,而且填弹速度极慢”。葡萄牙人的重型炮弹落在印度炮位附近时,印度炮手抱头鼠窜。炮击持续到晚上,一刻不停,在木屋上打出窟窿,炸倒棕榈树,“震耳欲聋,仿佛棕榈树是被斧子砍倒的。有时我们还能看到城里遭到轰击的地方有人在逃窜”。[11]

葡萄牙大炮的威力在印度洋无可匹敌

达伽马还不愿善罢甘休。夜间,为了加快破坏速度和增加恐怖气氛,他命令将吊在桁端的死尸全都取下来,砍掉首级和手足,将躯干扔进大海。那些残肢被堆放在一条渔船内。达伽马写了一封信,命人将其翻译成马拉雅拉姆语,然后用一支箭把信钉在渔船的船首。然后,他们把渔船拖曳到岸边。信的内容是:

我来到这座港口,是为了买卖商品,收购你们的产出。这就是贵国的产出。我现在给你们送上这份礼物。这也是送给你们的国王的。如果你们想和我们友善,就必须为在此港掳走的我国商品付账。你们还强迫我们开炮,所以还要为我们消耗的火药与炮弹买单。如果你们这么做,我们立刻就成为你们的朋友。[12]

死尸被冲刷上了岸。人们小心翼翼地来到海滩,检查渔船和那封很显眼的信。达伽马命令停止炮击,好让当地人理解他的提议。洛佩斯观察了随后发生的事件。他们看到渔船里的东西后,

脸色大变,这表明局势很严重。他们伤心欲绝,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些人跑过来,但看到那些首级,又跑开了。也有人拿走了一些首级,手里提着它们走开。我们距离他们很近,能看得很清楚。这一夜我们无人入眠,因为岸上传来呼天抢地的哀哭,被海水冲上岸的死尸周围也有人在吟唱。整整一夜,他们一直在借助蜡烛和灯笼的光亮修补堑壕,因为他们担心我们放火烧城。[13]

拂晓时分,全部十八艘葡萄牙船的大炮再次轰鸣起来。靠近海边的房屋已经化为废墟。这一次,大炮射击的仰角比较大,瞄准了较远处的权贵与富人的豪宅。城镇似乎空荡荡的。达伽马如果愿意,或许可以洗劫全城。他可能还在希望用炮火迫使扎莫林屈服。炮击行为持续了一上午。重型射石炮向城内发射了400枚炮弹。当地一些船只企图营救一艘被葡萄牙人俘获的阿拉伯三角帆船,但为时已晚,被打得匆匆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