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恐怖的手段(第2/3页)
穆斯林的抵抗土崩瓦解。他们企图通过浅滩逃离城市,很多人因此溺亡。成功通过浅滩的人则遇上了葡萄牙的印度教徒盟军。“他们从渡口和山上过来支援我,”阿尔布开克后来写道,“他们斩杀了所有从果阿逃走的穆斯林,不留一个活口。”[6]仅仅花了四个小时,战斗就结束了。
阿尔布开克关闭了城门,以阻止自己的士兵不知节制地猛追敌人。然后,他准许士兵洗劫和屠戮全城。这是一场血腥的惨剧。他要清剿城内的所有穆斯林。阿尔布开克后来向国王描述了自己的行动,丝毫没有悔意。
天主帮助我们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因为他希望我们成就一桩丰功伟绩,甚至超过我们所祈祷和希冀的……我烧毁了这座城市,将其居民尽数屠戮。我们的人一连屠杀了四天,一刻不曾停歇……只要我们能去的地方,没有饶恕一个穆斯林的性命。我们把他们驱赶进清真寺,把清真寺点燃。我命令不准杀害任何印度教徒农民或婆罗门。我们估计,穆斯林男女死者的人数为六千。陛下,这是一项了不起的事业。[7]
被活埋的人当中有一个葡萄牙叛徒,他曾在曼杜比河的战斗期间游到岸边投敌。佛罗伦萨商人皮耶罗·斯特罗齐写道:“没人能逃得性命。不分男女,甚至孕妇和婴儿,都被赶尽杀绝。”[8]死尸被喂给鳄鱼。恩波利回忆道:“屠杀的规模极大,以至于河里满是污血和死人,一周之后,潮水把死尸冲刷到岸边。”[9]显然鳄鱼也没能吃光所有的尸体。
阿尔布开克向曼努埃尔一世描述此事时用的词是“清洗”。他这是要杀一儆百。“这种恐怖的手段,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写道,“我没有留下一座墓碑或伊斯兰建筑。”[10]事实上,他不可能把城内所有人都杀光的。一些“皮肤白皙、容貌姣好的”[11]穆斯林妇女被留下,后来被嫁出去。根据各方面的记载,葡萄牙人对果阿的洗劫都是声势浩大的。斯特罗齐目睹葡萄牙人掳走的东方财富,简直眼花缭乱。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那里能找得到世界上所有的财富,既有黄金,也有珠宝……我觉得东方人除了打仗之外,在不计其数的方面都比我们优越。”他最后表达了懊恼,不过还是觉得自己运气不错:“我没能参加抢劫,因为我负伤了。不过我还是幸运的,因为我中的不是毒箭。”[12]
圣凯瑟琳瞻礼日快结束的时候,阿尔布开克亲自问候得胜的指挥官们,并感谢他们的辛劳。“很多人受封为骑士,”恩波利记载道,“包括我自己。”但这并没有软化他对总督的敌视态度。“当骑士比当商人好”,[13]他补充道,想起了葡萄牙贵族对商业活动的相对轻视。第一批欢迎阿尔布开克入城的人当中包括曼努埃尔·德·拉塞尔达。他骑着一匹装饰华美的骏马,那是他从自己杀死的一名穆斯林手中夺来的。他面颊上仍然插着断箭,浑身是血,“阿尔布开克看到他面部带箭,铠甲上尽是血,于是上前拥抱他,吻了他的面颊,说道:‘你就像受难的圣塞巴斯蒂安[14]一样光荣。’”[15]德·拉塞尔达的形象成了葡萄牙传奇的一部分。
果阿失陷于一小群葡萄牙人之手,令印度各大帝国瞠目结舌。阿尔布开克的惊人之举迫使印度人重新考量战略。遥远的国度派来使者,向阿尔布开克献礼致敬,并评估和思考葡萄牙人的征服意味着什么。
关于如何维持和保障这个新的帝国,阿尔布开克有一些新颖的想法。他知道葡萄牙人的人数是多么少,他们的死亡率是多么高,而且缺少妇女。他立刻开始推行异族通婚的政策,鼓励葡萄牙平民(士兵、石匠、木匠)与当地女人结婚。与葡萄牙人通婚的当地女性一般是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她们接受了洗礼,得到馈赠作为嫁妆。与印度人通婚的葡萄牙男人被称为“卡萨多”[16],也会得到经济补助,以奖励他们迎娶当地女人。收复果阿的两个月之内,他就安排了两百门这样的婚事。他努力建立一个忠于葡萄牙的当地的基督教化群体,这种政策很务实。但阿尔布开克在另一方面也很开明,他对果阿女性的福祉表达了关切。他努力禁止寡妇殉夫,并授予女性财产权。他的婚姻政策遭到了愤慨的基督教士和政府官员的大力反对,但启动了创建一个持久的印度-葡萄牙社会的过程。
与此同时,被意外改变行程的迪奥戈·门德斯·德·瓦斯康塞洛斯,毕竟肩负着占领马六甲的御旨,已经在焦躁地渴望起航了。很显然,他的四艘船若是没有援助,不大可能取得什么成绩。阿尔布开克在8月时收到了鲁伊·德·阿劳若的一封信。阿劳若是在前一次去往马六甲的远航中被当地人扣押的六十名葡萄牙人质之一。阿劳若的信语调绝望:“我们等候您的驾临……愿上帝保佑,让您能在五个月内抵达,否则我们就全都活不了。”他在信中提供了大量关于马六甲政治和军力的信息。马六甲城很大,不过防御并不稳固,但“即便未必真的需要这么多兵力,阁下也必须率领全部力量到此,以期在陆地与海洋震慑敌人”。[17]1511年4月,阿尔布开克起航,开始了一次新的征服。他在果阿只停留了四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