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真色(第7/7页)
[13] 孔迪维:《米开朗琪罗传》,第58页。
[14] 参见科拉鲁奇(Gianluigi Colalucci)所撰《西斯廷顶棚湿壁画技巧》(“The Technique of the Sistine Ceiling Frescoes”),收录于德维奇与默斐合编的《西斯廷礼拜堂:值得称颂的修复》,第34页。科拉鲁奇主张米开朗琪罗以干壁画法加添的一些地方,“规模不大而难以察觉”。
[15] 关于弦月壁绘饰的完整探讨,可参见曼奇内利《工作中的米开朗琪罗》,第242~259页。
[16] 关于这个工作天数以及针刺誊绘法、尖笔刻痕法的相关信息,可参见斑巴赫《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室里的素描和绘画》附录二“米开朗琪罗西斯廷礼拜堂顶棚用到的草图转描技巧”(“Cartoon Transfer Techniques in Michelangelo’s Sistine Ceiling”),第365~367页。
[17] 拱肩、弦月壁上所画的人物,身份断定并不容易。艺术史家有时认为弦月壁上姓名牌上的第一个人名,指的就是上方拱肩里所画之人。但由于有些姓名牌只列出两个名字,其他则只列出一个名字,这个断定法显然就不管用。如今学界普遍同意,姓名牌上的名字和拱肩、弦月壁上的个别人物,彼此间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有个姓名牌上有国王大卫的名字,但在拱肩、弦月壁上却找不到大卫这个人。因此,莉萨·庞(Lisa Pon)认为,“要具体断定每个人的身份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只有将这些人物视为一个整体,并结合这一连串的名字,他们才能呈现出基督的家谱”。参见庞的《漫谈西斯廷礼拜堂基督列祖像》(“A Note on the Ancestors of Christ in the Sistine Chapel”),《沃伯格与考陶尔德协会会刊》,第61期,1998年,第257页。
[18] 德·托尔内:《米开朗琪罗》,第二卷,第77页。
[19] 圣经所列的四十位基督先祖里,共有五位女性,除了圣母玛利亚,还有他玛、拔示巴、拉赫、路得。但米开朗琪罗并未将她们的名字刻在姓名牌上。
[20] 乔安妮尼德斯(Paul Joannides)《一五一八年前的提香》(Titian to 1518:The Assumption of Geniu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1),第161页。这幅画藏于英国韦尔特郡的隆里特馆(Longleat House),1995年遭窃,2002年在伦敦找回。
[21] 参见帕尔默(Allison Lee Palmer)的《十五世纪佛罗伦萨艺术作品里母性洋溢的圣母:父权制家庭里的社会性典范》(“The Maternal Madonna in Quattrocento Florence:Social Ideals in the Family of the Patriarch”),《根源:艺术史里的脚注》(Source:Notes in the History of Art,Spring 2002),第7~14页。帕尔默认为这些人像“在家庭行为的形塑上起了积极作用”,第7页。
[22] 同样地,卡尼贾尼在1507年娶卢克蕾齐亚·佛雷斯科巴尔迪(Lucrezia Frescobaldi)时,委托拉斐尔绘制了《圣家族》,完成之后,画就挂在他们的婚礼室里。
[23] 德·托尔内:《米开朗琪罗》,第二卷,第77页。
[24] 利伯特(Robert S. Liebert)的《米开朗琪罗:对其一生和其人像的精神分析研究》(Michelangelo:A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His Life and Image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3),第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