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是战斗让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第14/19页)
不仅如此,那些在战争中站在迦太基一边的其他非洲城邦也是同样的命运,人口被卖为奴隶,城市被彻底摧毁。
从此,迦太基领土成为罗马阿非利加行省的一部分,由罗马直接统治。虽然罗马人在与迦太基人几百年的战争中,表现远没有迦太基人出彩,也经常遭受挫折,但罗马最终通过不断反思和充分利用同盟者的力量转败为胜,实现了称霸地中海的愿望。
整个战争使双方都遭受巨大损失,人民蒙受了惨重苦难,数十万人丧生于战场,上千艘船舰葬身于地中海底,许多城镇遭到浩劫,大片田野荒芜,无数的平民和战俘或遭屠杀,或被卖为奴隶,战争中真正获利的是罗马大奴隶主。在这场规模巨大、历时长久的战争中,罗马是最终胜利者,同时,也确立了地中海为罗马内湖的地位,使罗马有精力将目标转向亚洲,从而最终建立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
5. 到东方去接受“天上掉下了个帕加马”
罗马相继消灭掉地中海区域的两大强敌后,就步入了当年亚历山大大帝的后尘,开始向东方进军,走向亚洲,欲建立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而罗马要想进军东方,首先就必须占领他们曾经的同盟者帕加马。
与征服马其顿的战争相比,与消灭迦太基的战争相比,罗马人吞并帕加马根本就称不上战争,顶多算得上玩砸了的和平的“遗产接受”而已。因为帕加马不仅势力小,而且上层统治者非常仰慕罗马,仅仅是下层不愿意被罗马兼并而已。然而,罗马人英勇善战、善于在受挫折后奋起的英明能干形象,在这次“接受”中丢得一干二净——罗马人在战争中丢了丑,最终还使用了惨无人道的化学战才取得胜利。
帕加马位于小亚细亚的西北部。它最初是亚历山大部将莱辛马卡斯所辖领土的一部分,后隶属塞琉古王国。公元前3世纪,帕加马从衰弱的塞琉古王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奴隶制王国。其极盛时的领土北至赫勒斯滂和普洛蓬提海,南达地中海,东邻比提尼亚、加拉太等国,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帕加马国小而富庶。它有丰富的资源、肥沃的土地和良好的牧场。首都帕加马城是希腊化世界著名商业、手工业和文化的中心之一。帕加马城内有宽阔的街道、富丽堂皇的大理石宫殿和神庙。
帕加马奴隶制经济较发达,国王和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王室土地的耕种者,除奴隶外还有大量的“王民”。“王民”租种分成小块的王室土地,把大部分收获物和其他捐税上交给王室。“王民”归王室管辖,当土地出卖或赐予时随土地转移。
自建国始,帕加马周围不仅有比提尼亚、加拉太、卡帕多基亚和本都等小国,而且还有塞琉古、托勒密·埃及、马其顿·希腊和罗马等大国。它纵横捭阖于诸强国之间,采取较灵活的外交政策,以求生存和发展。
在罗马征服马其顿战争和罗马对安条克三世的战争中,帕加马都支持罗马,换得了侵占塞琉古王国的一部分领地。后来,帕加马先后战胜比提尼亚人和色雷斯人,但元气大伤,无力同向东方扩张的罗马军相抗衡,逐渐变成罗马的附庸国。这就给罗马干涉其内政外交提供了借口。
到帕加马最后一任国王阿塔洛斯三世统治时期,其上层奴隶主已完全与罗马沆瀣一气。国内外奴隶主的双重压迫和加紧盘剥激怒了帕加马下层人民。帕加马社会动荡不安,奴隶、城市贫民和农民的不满业已达到一触即发的程度。同时,罗马西西里奴隶大起义的影响也波及帕加马,受压迫遭奴役的下层人民酝酿着起义。
面对这种局势,阿塔洛斯三世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为了保住奴隶主阶级的财产和地位,阿塔洛斯三世宁愿把帕加马国拱手交给罗马,也不愿使其落到贫民和奴隶手中。公元前133年,阿塔洛斯三世中暑死去,其遗嘱是将帕加马国馈赠给罗马。这正中罗马奴隶主之下怀,也一下子激化了罗马人占领帕加马的激情。早就对帕加马垂涎欲滴的罗马元老院于公元前132年初派出一个五人使团去“接受遗产”。
不过,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领土”,罗马人却无法得以用和平手段接受。因为正当罗马准备以继承遗产为借口吞并帕加马之时,阿里斯东尼克举起了反本国统治者和罗马占领者的义旗。
阿里斯东尼克是阿塔洛斯三世同父异母的兄弟,其母原是以弗所的女奴。阿塔洛斯三世当国王后,对阿里斯东尼克百般冷遇和欺凌。阿里斯东尼克不得不远离王宫,同贫民和奴隶生活在一起,因而他在帕加马广大中下层结下了良好的人缘。将帕加马赠送给罗马符合上层奴隶主的利益,却危害了帕加马广大中下层人的利益,危害了阿里斯东尼克的利益——按照当时的规定,他有继承王位的资格——眼看到手的王位要被罗马人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