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莫扎特演出和宣传:从德奥合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14/14页)

《众神所爱之人》上映几周后,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损失惨重,局势大变。这样的情境催生了对莫扎特遗产的一种非常不同的挪用。当德国战果累累,军力鼎盛时,莫扎特激励着未来的胜利;而现在,他的成就被人视作面对失败时的一种拯救。纳粹报纸《人民观察家报》1943年1月31日的一篇题为《上帝的音乐家》(Der Musikant Gottes)的文章明确表达了这种想法。文章称,莫扎特的音乐不只是在德国人心里能激起最大的回响,也传递着“让德国人走出日常生活之恐怖,上升到光明、有福的高度的一种艺术体验”[454]。

一年后,面对更糟糕的局势,当局提到莫扎特时也变得更有战斗性。在戈培尔宣传全面战争之前几个月,《维也纳费加罗》发表了路德维希·韦尔巴的一篇文章,其中最后一段显得格外不屈不挠:

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敌国空军投下的炸弹和磷弹,大炮、导弹和坦克,毁了许多你的乐谱……他们摧毁了学习音乐的少女们那小小的乐谱盒,摧毁了大音乐出版商的库房。然而你在舞台上,在音乐厅里却依然不朽,你从来不会从精神世界的编年史中消失,就像催生了你的人民,从上帝那里接收了你,把你放入怀中的人民。你和德国都是完美的,都会永生,直到上帝意志的终点,阳光照耀大地。[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