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齐国出了个孟尝君(第9/11页)
当天晚上,由门客组成的屠杀队开进了村子,一阵血雨腥风之后,整个村子被杀得血流成河、鸡犬无存。江湖法则之下,平原君连个屁都不敢放,眼睁睁地看着孟尝君大摇大摆地离开赵国。
回到齐国后,齐闵王因驱孟尝君入虎狼之秦感到内疚,再次拜孟尝君为相。孟尝君因在秦国受到不公正待遇图谋报复。公元前298年,孟尝君调动一切力量揭开了攻秦的序幕。齐国名将匡章率领齐韩魏三国联军浩浩荡荡向秦国杀去,一路凯歌高奏,一直攻了函谷关底下。函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三国军队一时无法攻破,便在关前扎下营盘,准备长年进攻。两年之后,函谷关终于被攻破。咸阳为之震恐,秦昭王连忙求和,表示愿意吐出从前攻取的一部分韩魏土地。孟尝君私仇得报,考虑到三国军队也已疲乏,不愿再冒险到秦国本土作战,便同意秦昭王请和。齐军辛苦三年又一次为韩魏作了嫁衣。
攻秦一役重新改写了列国间的格局。本来秦国和赵国、宋国是盟友关系,但在秦国挨欺负的时候,两国却没有帮忙,这是有原因的。本来赵国、宋国与秦国的结盟醉翁之意不在酒,赵国在意的是北部的中山和胡地,宋国在乎的是滕国。他们与秦结盟的目的是想让秦国吸引齐国的火力,趁两国互斗的时候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两国设计的一样。函谷关之战结束之后,秦国抛弃了别有用心的赵宋两国。
经过攻楚、攻秦两大战役,孟尝君的国际威望空前高涨,在齐国也更加耀武扬威,尾大不掉。为这件事情,齐闵王脑袋都大了,整天潜心谋划如何扳倒孟尝君,两年之后终于有了机会。
【6、狡兔三窟】
攻秦归国之后,孟尝君的命运上升到了最高点,与之相比齐国国王齐闵王反倒黯然失色。秦楚两国畏惧齐威王的威名,考虑到孟尝君和齐闵王之间的特殊关系,心照不宣地搞起了挑拨离间的外交活动。秦国、楚国的驻齐大使在齐国传播相同的谣言,“孟尝君是无冕之王,齐闵王是有冕之臣。”最后谣言到了齐闵王的耳中。本来齐闵王就非常不满孟尝君的专权,谣言加快了齐闵王夺权的进程。
公元前294年,齐国政坛发生了一件大事。齐闵王被一个叫田甲的贵族劫持,奇怪的是齐闵王竟然安然逃脱。人们对这个事情众说纷纭。有的说这是孟尝君策划的一次夺权行为,还有的说这是齐闵王自编自导的一场戏。在政治中,有时候事情真相并不重要,结果才重要。反正最后齐闵王以此为由,扩大打击面,将孟尝君列为重点打击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孟尝君被免相,只好带着他那帮呜呜喳喳的门客踏上回老巢薛地的道路。
一路上孟尝君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不断有门客溜走,在离薛地100里左右的时候身边就剩了二三十人。出发时三千门客,到达时只剩不到三十,逃亡率达到了99%强。就连鸡鸣狗盗两个可爱的小家伙也跑了,真真是树倒猢狲散。孟尝君心灰意冷、心情沮丧、在内心暗自咒骂:原来人是这么势利的动物!骂了一遍,孟尝君不解气,还想再骂一遍,不想却脱口而出发出声来,“原来人是这么势利的动物!”骂完之后,孟尝君自觉失言,毕竟后面还跟着二三十人。突然孟尝君发现前方道路两旁挤满了老百姓,他们扶老携幼,默默伫立在道路两旁。片刻之后,孟尝君猛然想起了什么,一股暖流传遍他的全身。孟尝君掉头回顾,激动地喊道:“冯谖,我的冯谖!”然后走到队伍后面与呈糟老头状的冯谖相拥而泣。在这一刻,真正的同志情意点燃了。如果过去是个错误,那么诚信不会错误;如果过去都是虚无,那么诚信不会虚无。
回忆~~
孟尝君的专权公司也像其他公司一样经历过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公司创立初期,孟尝君实行看得见的管理,靠感情来维系与众门客的关系,那时孟尝君与众门客吃同样的饭,住同样的房子。后来,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展,看得见的管理无法实行,各项规章制度随之产生,vi制度也开始实行。依据才干、品德、名声和功劳,门客被分成一二三等,不同等级的门客享受不同的物质待遇,比方说他们的住处就不一样,上级门客住的叫传舍,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高级间;中级门客住的叫幸舍,大概相当于标准间;低级门客住的叫代舍,大概相当于普通间。孟尝君根据个人表现实行奖惩。
话说孟尝君专权公司刚步入正轨不久。一个叫冯谖的人,穷人,厌倦了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生活,听说孟尝君这里正在招聘员工,便托一个猎头向孟尝君推荐自己。孟尝君问猎头道:“你推荐的人有什么兴趣爱好?”猎头道:“没有。”孟尝君又问:“你推荐的人有什么特殊才干?”猎头道:“没有。”孟尝君差点笑了出来,但考虑到公司现在正在扩招,不收留冯谖对公司的影响不好,也就留下了冯谖,当然态度之中显出对此人不是特别欢迎,站在旁边的后勤部长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冯谖被安排到了代舍居住,后勤部长见冯谖不受重用,就让冯谖用树枝、秸秆一类东西做筷子,而别人的筷子不是玉制、就是银制,最次也是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