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为官者要善于自保(第12/12页)
不够吗?吴衙内诧异地看着父亲。
可是这……吴煦是彻底蒙了。
唉,我那笨爹呀!吴衙内叹息道:你行得正,走得端,问心无愧,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在公义还是在私谊上,你都没有得罪李鸿章,不但没有得罪他,而且待他恩重如山。如果当时不是爹你跑前跑后,忙得四脚朝天,不惜和薛焕翻脸,替李鸿章争取机会,他李鸿章又何来如此绝世良机,飞黄腾达呢?
吴煦道:儿子,理是这个理,可问题是……
吴衙内把话头接过来:问题是你太笨,又自命清高,虽然对李鸿章有恩有德,却不屑于放下身架,去巴结李鸿章,结果让薛焕、钱鼎铭这些人缠在他身边。时日长久,李鸿章的脑子就慢慢不够用了,就忘记了你的恩德,实际上只要你想个办法,把你的辛苦和对李鸿章的恩德,递到李鸿章的耳朵边,就会让他一下子醒过神来。他是做大事业之人,最重名誉,最害怕的就是担上忘恩负义的坏名声,一旦他意识到你的恩德,急忙回报还来不及,又如何敢把你打发到战场上去送死?
哦……吴煦终于醒过神来了:原来这样,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你爹我知道自己笨,所以做事从不敢存私心,可是……你爹我也没办法把这个念头递进李鸿章的脑子里,儿子你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太简单了。吴衙内笑道:我让钱鼎铭带我进了巡抚衙门,和幕僚们聊天,再让钱鼎铭找个理由,让李鸿章从门前经过。幕僚们嘲弄我,说我的花花公子日子到头了,以后只能去街头讨饭了。我则告诉他们,这是不可能的,老子这辈子,花花公子的日子过定了,谁也甭想挡住老子的路。要知道,李鸿章是大才明理之人,最重情义,我爹为了让他来上海,做了多少工作?得罪了多少人?我爹他心眼实诚,这些事绝口不提一个字,可李大人他心里有数,所以呢,派我爹往援金陵这种事,我爹是打破脑袋也要抢着去的。因为我爹他缺心眼儿,一心只想着为国为民,报效君王,只想着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啊。可是李鸿章大人肯定不会让我爹去金陵的,李大人还需要我爹,不惟是为了报恩,更重要的是,像我爹这样忠心为国的官员,有多少也不够用,李大人如此高才卓识,岂有一个把我爹这种人才轻弃于战场上之理……我在屋子里说,只需要李鸿章听到一言半句,就足够了。人家是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不像爹你这样笨,把话给你全都说清楚了,你还要再琢磨好几个钟头,最后还不一定能够琢磨出味儿来。
吴煦:哦,哦哦哦……
吴衙内站起来,敲了敲老爹的脑壳:好了,我的笨爹,你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以后你就尽管捧着金饭碗,一边坐在旁边吃,一边看人家的风光吧……对了,快点儿拿银子给老子,老子还要回到风月场上,继续花天酒地。
吴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