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成大事者,必先看清历史大势(第13/14页)

此后丁日昌在郭嵩焘处,狂抄郭嵩焘制定的洋务规范,抄了厚厚的几大本,带着返回上海。他回来之后,李鸿章见之大喜,认为要想彻底解决常胜军,非丁日昌不可。

李鸿章解散常胜军

于是丁日昌先焚香沐浴,然后飘然而来,与戈登先生相对饮茶。

丁日昌说:戈登啊,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不知该说不该说。

戈登先生:有话请你直说。

丁日昌:是这么回事,我看你是个挺能干的人,为人磊落耿直,战场上又总是冲在最前线,可是你统领的常胜军,怎么总是隔三岔五地闹事哗变呢?

戈登先生:哼,你不说这事,我还不想提呢。怪就怪李抚台,他动不动就断绝我们常胜军的军饷,部属很愤怒,你想他们能不闹事吗?

丁日昌哈哈大笑起来:我要告诉你,你更难受的日子已经来到了。现在常州已经攻克,苏南已经全部收复,太平军大势已去,被死死围在南京孤城中。你的常胜军历史使命已经完结,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仗给你们打,李鸿章大人更没有理由发军饷给你们了,没有军饷,你就等着常胜军的大哗变吧。

戈登先生板着一张脸,不吭声,但心里知道丁日昌说得没错。

就听丁日昌继续说道:戈登啊,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之所以出任常胜军统领,是因为苏南一带需要你们常胜军来打仗。现在仗已经打完了,你再留在常胜军统领这个位置上,恋栈不去,等到大哗变到来之时,只恐你辛辛苦苦积攒的一点儿军功,都会因此而一笔勾销。

戈登先生:丁日昌,你到底什么意思?

丁日昌哈哈大笑:我是什么意思,这还用说吗?老戈,中国有句话叫功成身退,为什么要功成身退呢?就拿你来说,苏南未肃清之前,常胜军是你手中的利器,可以为你带来荣誉与军功。可现在仗打完了,常胜军就成了一枚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你再不退,就会被这枚炸弹轰的一声,炸得稀烂。

戈登先生:抱歉,丁日昌先生,我知道你说得有道理,但这事不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

丁日昌笑道:但你不要忘了,如果常胜军哗变,责任可是由你一个人承担。那些反对遣散常胜军的人,绝对不会有一个站出来替你分担责任。

看着戈登先生那张绝望的脸,丁日昌将事先拟好的遣散常胜军的书面文件推了过来:戈登,只要你签了字,就可以拿到至少十二万两银子的遣散费用,足以让你向常胜军的部属们交代了。而且,你在遣散文件上签了字,就算是你们英国政府不同意,可如果常胜军再有哗变事件发生,也没有你的责任了。

英国政府不同意……这句话让戈登先生两眼一亮。他心里说,对呀,这支常胜军是欧洲在中国唯一合法的军事武装,英国政府肯定不会答应将其遣散的。如果我坚决不签字,一旦常胜军再有哗变事件发生,那我就要一个人承担所有责任;而如果我签了字,英国政府也不可能答应,那我何不也学一学中国人的谋略,也反过来整一下李鸿章呢?

我签这个字,然后马上朝李鸿章要银子,而后英国政府也不会答应遣散常胜军,那我岂不是白拿了银子,又保住了军队吗?

让李鸿章偷鸡不成蚀把米,以报他多日欺负我之仇,岂不快哉?

就这么办!

戈登想清楚了之后,开心地大笑起来:好,既然你们抚台坚决要求,那我可以签字。

东方谋略传奇

抱歉,我没有收到你们的照会,无法给予你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夏礼,瞪着一双纯洁的眼睛,向着丁日昌摊开两只手,真诚地撒谎道。

巴夏礼,英国一个铁匠的儿子,自幼家境贫寒。因为太过于贫困,巴夏礼十三岁时就漂洋过海,到日本讨生活。再后来他来到中国,并在北京城外与僧格林沁进行谈判,僧王发现这厮上蹿下跳,在英国人中颇有影响力,就疑心这厮有可能是个英国王爷贝勒之类的,不由分说将其连随从三十九人掳走,并在大牢中虐杀多名随从,所以这巴夏礼,凶名极盛,是个一提到名字就让朝廷胆寒的可怕人物。

虽然他凶名极盛,巴夏礼这厮却是英国人中的异类,身材矮瘦干瘪,两手大得离谱。他有一双真诚的眼睛,一旦他用这双真诚的眼睛注视着你,就表明他又要撒谎了。

现在,巴夏礼就用这双真诚的眼睛看着丁日昌,真诚地撒谎道:真的,我真的没有收到有关解散常胜军的任何文件。

原来,巴夏礼收到戈登先生签字的遣散常胜军的照会,顿时吓了一大跳,知道这事非同小可。如果他同意遣散常胜军,大英帝国那边肯定不会答应,他巴夏礼就成了英国的罪人了;如果他不答应,可人家戈登已经签字了,万一常胜军和中国方面发生冲突,自己可要承担全部的责任。总之,这个照会是不签不妥当,签了更不妥当,到底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