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成大事者,必先看清历史大势(第5/14页)
当时有个叫谢绥之的书生,跟随淮军的大队人马进入苏州,他收罗城中太平军的图籍笔记,据此撰成《燐血丛钞》四卷,记录了当时所发生的事情:
有顷,又传令云:副将郜大人、伍大人、汪大人、周大人,参将范大人、张大人、汪大人有令:慕王谭绍光已经正法,队下三江两湖兄弟,速速报名免死。于是诸贼竟不知身处贼中,抑在官兵中,相与疑诧,尽若木鸡。又有顷,闻各处杀人声、掳掠声、强奸声,自远而近,疑官兵已至。探之,知两粤贼巢,悉被三江两湖贼劫夺,自是喧嚷终夜,未有静息。
情况就是这样,谭绍光身死之后,郜永宽、汪安钧等人以官兵的口吻发号施令,以清朝官员自居,导致了谭绍光部属大为骇异,不知道自己是居身于太平军之中,还是居身于官兵之中。而后,郜永宽等又发布命令,以地域划分阵营,划到自己阵营的是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人,此五省人称之为三江两湖兄弟,享有重新分配财帛妇女的特权。而太平军中的两广兄弟可就惨了,一夜间谭绍光卫队被杀者多达两千人,其所掠夺的金帛女子,复被三江两湖兄弟们占有。伴随着这场血腥大屠杀的,还有大规模的强奸事件发生。
毫无疑问,苏州城的财帛女子这么一个分配法,不可能获得淮军的认可。金银美女从两广太平军手中,转手到了三江两湖太平军手中,这简直是岂有此理。于是淮军入城,又进行了轰轰烈烈的二次革命,对金银美女重新分配。
同样是谢绥之的《燐血丛钞》记述说:
日过午,一声炮响,四起杀声,大兵汹涌而入,无门不破,无处不搜,无人不魂飞天外。盖先有郜贼等伪示安民,遂令故土遗民,亦莫不出乎意料之外,而受莫名其妙之惊。抵暮,官兵仍一律退出。
苏州城被攻克,最兴奋的是英国人。英国朝野奔走相告,《泰晤士报》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新闻,全文如下:
戈登少校于12月5日占领苏州。
就在英国人民为戈登先生所取得的辉煌军事成就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戈登却正在苏州城中跳脚大骂,气急败坏。
据戈登先生记载,苏州城被攻克的时候,他正在和李鸿章大吵大闹。他要求李鸿章必须要为常胜军增发两个月的薪水作为奖金,苏州城下,常胜军功不可没,李鸿章不能厚此薄彼。但李鸿章为难地说,按朝廷的律令,军功以斩获的首级计算,当然这在西方人的眼里,看起来有点儿野蛮。可是没有首级,你凭什么说自己劳苦功高啊?不是他李鸿章厚此薄彼,不给常胜军发奖金,而是他没法子向朝廷解释。
戈登先生气坏了,如果李鸿章死活不肯给常胜军发奖金,他戈登肯定又面临着新一轮的哗变。于是他央求道:李鸿章大人,我请求你体谅我的难处。
戈登呀,我怎么可能不体谅你呢?李鸿章推心置腹地忽悠戈登道:可是我这边比你更难啊,你看这苏州城攻下来了,不知有多少人要奖赏,我们是官兵,又不能像太平军那样靠掳掠奖励部属。就算我是心思最灵巧、容貌最俊俏的小媳妇儿,可是家里的米缸空空如也,我也没法子做出美味的饭菜啊。
戈登先生绝望地道:李鸿章大人,我对你如此真诚的忽悠态度,表示强烈的遗憾。现在我正式通知你,我等到下午三点钟,如果仍然没有接到给常胜军颁发奖金的官方文件的话,我将辞去常胜军统领职务。
你呀你,闲着没事天天闹辞职,怎么这么大个人了,还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李鸿章失笑:不过戈登,我真的很好奇,你为什么要等到下午三点钟呢?早一点儿或是迟一点儿,不可以吗?
戈登强忍眼泪:李大人,请你不要再胡扯了,我是认真的。
说完这句话,戈登先生入城,发现谭绍光的尸体无人理会,于是下令将这位英雄的尸体掩埋。之后,戈登回到军营中,写好了书面辞职报告,等李鸿章的消息。
他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半,也没听到李鸿章那边有丝毫动静。绝望的戈登走出军营,准备去递交辞呈。这时候程学启来了,一进常胜军大营就大呼小叫起来:戈登,我听说你又尥蹶子,跟李大人闹起来了?
苏州城杀降
程学启给戈登带来了一个极为别扭的消息。
李鸿章拒绝支付两个月的薪水作为常胜军的奖金,但考虑到他和戈登先生的交情,他可以做主给常胜军多发一个月的薪水,这已经是他李鸿章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戈登先生提出的条件,李鸿章只满足他一半。这就是李鸿章整人的阴损之处。如果他一点儿也不满足戈登的条件,那么戈登就有充足的理由辞职了;如果李鸿章彻底满足戈登先生的要求,戈登就可以向常胜军的兄弟们交代了。现在这情形,让戈登既无法辞职,也无法向部属交代,可活活愁死戈登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