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后汉衰乱(第16/16页)

后汉之世,凉州丧乱久,其民风气本强悍,又习于兵,而国家控制之力,有所不及,故灵帝末年,海内云扰,他方皆旋告戡定,惟凉州则历久不能平。中平元年,冬,北地先零羌及袍罕、河关群盗反叛。后汉北地郡,治富平。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枹罕县今甘肃导河县。河关县在今导河县西。共立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伶征。伯玉等乃劫致金城人边章、韩遂,使专任军政。章本名允,遂本名约,见《后书·董卓传注》引《献帝春秋》。共杀金城大守陈懿、后汉金城郡,治允吾,在今甘肃皋兰县西北。攻烧州郡。明年,春,将数万骑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时征发广,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诏会公卿百官。议郎傅燮执不可,乃已。以车骑将军皇甫嵩讨之,中郎将董卓为副。初,嵩讨张角,路由邺,见中常侍赵忠舍宅逾制,乃奏没入之。又中常侍张让,私求钱五千万,嵩不与。二人由此为憾,奏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其秋征还。而边章、韩遂等大盛。时贼所署将帅,多段时吏,晓习战陈,识知山川,见《刘陶传》。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执金吾袁滂为副,拜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颎周慎,并统于温,并诸郡兵步骑合十余万,屯美阳以卫园陵。美阳,汉县,今陕西武功县西南。章、遂亦进兵美阳。十一月,卓与右扶风鲍鸿等并兵破之。章、遂走榆中。汉县,今甘肃榆中县西北。温遣周慎将三万人追讨,不克。三年,冬,征温还京师。韩遂乃杀边章及伯玉、文侯。《三国志·魏武帝纪》建安二十年《注》引《典略》谓章病卒。拥兵十余万,进围陇西。今甘肃临洮县东北。大守李相如反,与遂连和。汉阳王国,自号合众将军,与遂合。凉州刺史耿鄙率六郡兵讨国、遂,汉阳大守傅燮,以边兵多勇,而新合之众,上下未知,劝止之。不从。行至狄道,果有反者,害鄙。贼遂进围汉阳。燮战殁。鄙司马扶风马腾《三国·蜀志·马超传注》引《典略》曰:腾字寿成,马援后也。桓帝时,其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后失官,因留陇西,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娶羌女,生腾。腾少贫无产业,常从鄣山中斫材木负贩诣城市以自供给。腾为人长八尺余,身体洪大,面鼻雄异,而性贤厚,人多敬之。灵帝末,凉州刺史耿鄙信任奸吏,民王国等及氐、羌反叛,州郡募发民中有勇力者欲讨之。腾在募中,州郡异之,署为军行事,典领部众,讨贼有功,拜军司马。拥兵反叛,共推王国为主。寇掠三辅。五年,围陈仓。汉县,今陕西宝鸡县东。复拜皇甫嵩为左将军,董卓为前将军,各率二万人拒之。嵩以陈仓守固,不进。国围陈仓,自冬迄春,八十余日,不能拔。疲敝,解去。嵩进击,大破之。国走死。此据《皇甫嵩传》。《董卓传》云:韩遂等共废国。韩遂等劫故信都令汉阳阎忠,使督统诸部。忠感恚病死。遂等稍争权利,更相杀害,其诸部曲,并各分乖,一时不能为大害,然凉州一隅,遂同化外,而西征诸将,且倒戈而为中枢之患矣。

【注释】

(1)史事:章帝立庆为大子,盖出好色。

(2)史事:邓后立殇帝、安帝。

(3)职官:后汉之任阉人。

(4)选举:顺帝时禁中臣子弟不得察孝廉,中常侍则否。养子许为后。

(5)阶级:梁冀取良人为奴婢,名自卖人,盖诬其自卖也。

(6)交通:四侯仆从皆乘牛车,从列骑。

(7)史事:王甫言窦武奢侈之诬。云阳球奴事甫父子亦诬。

(8)四夷:降夷之乱,其过多在汉人。

(9)兵:羌无器甲。

(10)移民:王符言迁者多灭门。

(11)四夷:灵帝好胡事物。

(12)工业:灵帝作翻车、渴乌。

(13)四夷:后汉于西域视前汉为得策。

(14)史事:黄巾之乱,中常侍与通声气。卢植不克,董卓败绩,角先病死,乃平。俱起者众,久之不平。公孙赞欲拥黑山之众,青州兵出黄巾,遭赦不侮,简别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