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秦汉宗教(第9/12页)
第六节 道教之原
神仙家之所求为不死,非淫侈者无是欲,其所以致之之术,亦非悠闲有财力者不能为,故神仙家之说,流传并不甚盛,而巫术则大行。此本无足为怪。然巫术亦颇与神仙家相杂,而牵引遂及于老子,此则纷纭,有不得不加以辨正者矣。
汉世所谓黄、老者,黄指黄帝,老指老子,事本明白无疑。乃《后汉书·陈愍王宠传》言宠与国相魏愔共祭黄老君求长生福,则所谓黄、老者,非复学术之名,而为淫祀之一矣。(15)黄老君似非黄、老,然《楚王英传》言英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齐戒祭祀。《桓帝本纪》:延熹八年正月,遣中常侍左倌之苦县祠老子。十一月,使中常侍管霸之苦县祠老子。九年七月,祠黄帝于濯龙宫。《论》言前史称桓帝饰芳林而考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屠、老子。注:前史、《东观记》也。《襄楷传》:楷上疏言: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则所谓黄老君者,亦必因黄、老之学之黄、老而附会者也。《逸民传》言矫慎少学黄、老,隐遁山谷,仰慕松、乔导引之术。汝南吴苍遗书曰:“盖闻黄、老之言,乘虚入冥,藏身远遁。亦有理国养人,施于为政。至如登仙绝迹,神不著其证,人不睹其验。吾欲先生,从其可者,于意何如?”《三国·吴志·孙登传》:临终上疏曰:“愿陛下割下流之恩;修黄、老之术。”合上节所引仲长统《卜居论》之辞观之,并可见黄、老之学,与神仙家言稍相殽杂。《后汉书·皇甫嵩传》言张角奉黄、老道。《襄楷传》:楷自家诣阙上疏云:“臣前上琅邪宫崇受于吉神书,不合明听。”十余日,复上书曰:“前者宫崇所献神书,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其文易晓,参同经典,而顺帝不行,故国胤不兴。孝冲、孝质,频世短祚。”《传》云:“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大平青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