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政府”政策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实施(第2/3页)
波兰对于苏联来说“生死攸关”,正如斯大林与丘吉尔争论时所说,是否能够控制波兰,对英国只是国家荣誉问题,对苏联则是国家安全问题。[56]所以,斯大林才亲自张罗成立了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以此作为未来国家政权的基础。[57]但是,这丝毫不表明莫斯科要在波兰建立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早在1943年4月2日给波兰共产党国内领导人芬德尔的密电中,身为共产国际总书记的季米特洛夫就指示:在波兰现阶段,“确立工人和农民政权”的提法“在政治上是不正确的”,斗争的基本口号应该是“确立人民民主政权”。[58]在翌年4月28日与美籍波兰人奥尔列曼斯基谈话时,斯大林也说,“苏联政府丝毫无意干涉波兰的内部事务”,“波兰将存在什么样的制度,不论是政治制度、社会制度还是宗教制度,这是波兰人自己的事”。苏联人只是希望未来的波兰政府“能理解并且珍惜与它东边邻国的良好关系”。[59]尽管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围绕波兰政府的组成问题斯大林与丘吉尔进行了激烈争论,但最后还是达成协议,苏联同意吸收流亡伦敦的米科拉伊奇克参加政府。会议公报称,应在广泛的基础上对卢布林临时政府实行改组,以容纳波兰国内外的民主领袖。[60]
此后,共产党和社会党始终掌握着政权,但是作为反对派,米科拉伊奇克及其农民党的影响也很大,并在英国的支持下,与执政党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此,共产党和社会党都感到一种政治危机,共产党甚至主张把米科拉伊奇克从政府中排除出去。面对波兰紧张的政治形势,1946年5月23日,斯大林与波兰总统贝鲁特(共产党)、总理奥苏布卡—莫拉夫斯基(社会党)举行了会谈。在详细听取汇报后,斯大林回答了波兰人提出的问题。关于要不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斯大林虽然认为波兰的安全机关还很薄弱,但明确指出:“波兰没有无产阶级专政,那里不需要无产阶级专政”。目前波兰,以及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建立的民主制度,“可以使你们不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苏维埃制度而接近社会主义”,因此“这一制度是值得保留的”。至于如何对待米科拉伊奇克,斯大林指出,农民党代表的是“反政府的反动派阵线”,而“波兰的民主阵营没有反对派也不行,这个阵营需要合法的、听话的反对派,也就是以合法的手段批评政府但不从事推翻政府活动的那种反对派,这样的反对派对波兰的民主阵营是有利的”。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同反对派“达成协议”。“在未来的议会中,应该提出给米科拉伊奇克的党25%的席位,给科瓦利斯基的党15%的席位”。如果米科拉伊奇克拒绝合作,“当然有必要采取镇压措施,但是无论如何不能从肉体上消灭他的党的成员,因为这个党是合法的”,而“应该从政治上孤立”他们。斯大林最后指出,“不能不认真对待这些事情。让米科拉伊奇克进入政府是签订过协议的。如果把他除名,反动派就有了反对波兰民主的新理由。”[61]
在政治力量对比上,匈牙利共产党是最弱的。到1944年底,加上从莫斯科回国的200名党员,匈共党员总数不过2500人。[62]因此,当苏联红军推进到匈牙利境内时,11月13日莫洛托夫向来到莫斯科的匈牙利(非共产党)代表团指出,“苏联政府准备支持成立匈牙利中央机构的想法,其首脑由在坐的匈牙利代表团成员和将军提名”。代表团成员对苏联极其友好和尊重的态度,令莫洛托夫感到满意,但为了让弱小的匈共在未来政府中占有一席之地,他还是一再强调,匈牙利政府“应当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并吸收所有政党、所有政治派别的代表参加”,又小心谨慎地提出:“在莫斯科有一些匈牙利人,也许他们参加组建的机构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