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年谱卷四(第11/12页)
新淦县复陷于贼,刘于浔以水师再克之。
是月,奏上谕:“曾国藩、文俊自八月奏报瑞州、建昌胜仗之后,已及月余,未见续报。前闻贼匪多回至金陵,而江西失陷,各郡尚无一处克复。据江、浙各省奏报,皆言金陵内乱,恐石逆不得志于皖、楚,势必窜入江西。该逆于诸贼之中,最为凶悍!若令回窜江西,占踞数郡,煽惑莠民,其势愈难收拾。着曾国藩等乘此贼心涣散之时,赶紧克复数城,使该逆退无所归,自不难穷蹙就擒。若徒事迁延,劳师糜饷,日久无功,朕即不遽加该侍郎等以贻误之罪,该侍郎等何颜对江西士民耶?又闻石达开与韦逆不睦,颇有投诚之意。倘向曾国藩处乞降,应如何处置之法,亦当预为筹画,经权互用,以收实效。现在仍将失陷各城先图攻克,使该逆无所凭借,不敢退至江西,是为至要。钦此。”
十一月初一日,刘公长佑、兰公启江等力攻袁州,克之。
十三日,公弟国荃、周凤山会克安福县城,进攻吉安。
十七日,驰奏:瑞州一军屡次胜仗,现在新修南北两城,并力坚守,以为西路官军根本,以通江、楚要路。并奏报吴坤修一军在奉新胜仗,阵亡将弁王吉昌请恤。又具折奏:赣州南安一路,匪势蔓延,兵勇战守,渐形疲乏。赣南距省城千里而遥,路途多梗,实有鞭长莫及之势,仍请添调粤兵来江会剿。又奏建昌官军挫败,营垒被陷、闽兵退回本境一折。阵亡折将陈上国与其殉难员弁苏廷美、伍连青、吕文炘、丁开第请恤。又奏报湖南援军克复袁州一折。又具折覆陈江西近日军情。奏称:石逆若归命投诚,当令其献城为质,乃为可信,不敢贪招抚之虚名,弛防剿之实务。刻下瑞州、奉新剿办尚为得手。周凤山吉安之师,差称劲旅。袁州新复,西路大有振兴之机。水师则彭玉麟、刘于浔均甚得力。惟抚、建屡挫,东路空虚。惟当严饬诸将,克复数城,以副圣主拯民水火之意。奉朱批:“尔等主见,甚属允妥。剿抚固应并用,尤重先剿后抚。可随时审其机宜好为之。钦此。”
先是湖南巡抚骆公秉章奏称侍郎曾国招募乡勇,屡著战功,请加湘乡县文学学额。江西巡抚文俊公奏保曾国华以同知选用。均奉旨允准。公于是日具二折恭谢天恩。又奏保饶州、丰城等前后六案出力员弁,汇单请奖一折。阵亡员弁汪焕文、赵德溶、黄邦治请恤。附片奏彭泽、都昌、湖口、鄱阳四县久陷贼中,其间颇有忠义之士,抗节不屈,办团杀贼,忠愤激发,不避艰险,请将该四县克出力绅董开单保奖。
袁州克后,贼窜樟树镇,聚党日盛。刘于浔以水师攻战连日,击破之。
毕金科驻防饶州数月,破贼于泥湾,又破贼于陶溪渡,又破贼于线洲。鄱阳境内肃清。
贼之初起,以飚忽见长。及去年再陷武汉,窜扰江西各府州县,则坚垒浚濠,以困官军。兵勇仰攻,累月不下。官文公、胡公林翼之师攻武汉两城,迭奉严旨督促。李公续宾、扬公载福击各路援贼,戡除几尽惟两城未下。江西八府惟南康贼众不多,余城则皆以悍贼数千守之。公在军终日凝然,奏牍书札,躬亲经理,不假手于人。益治书史,不废吟诵。尝谓军事变幻无常,每当危疑震撼之际,愈当澄心定虑,不可发之太骤。盖其数年所得力者在此,所以能从容补救,转危为安也。
二十二日,湖北官军水陆大举,克复武昌、汉阳两城,乘胜东下江宁。将军都兴阿公总统马队,李公续宾总统步军,杨公载福总统水军,水陆并进。沿江贼党,望风瓦解。二十四日,克武昌县。二十五日,克黄州府。遂连克兴国、大冶、蕲州、水四城。李孟群、王国才、石清吉等以兵勇从将军都公。十二月,克广济、黄梅。水军直抵九江,焚夺贼舟净尽,江面萧清。合力以攻九江。李公续宾一军八千人屯九江城外杨公载福率战舰四百号泊江两岸都公马队益以副将鲍超之步军三千六百人,扼小池口,兵威鼎盛。公由南昌至吴城镇巡视水师。十八日,驰至九江,迎劳诸军。
二十三日,驰奏湖南援师周凤山第克安福县一折,饶州防军毕金科等屡次胜仗、鄱阳县境肃清一折,江西水师刘于浔再克新淦、在樟树镇迭次胜仗一折,随折奏保刘于浔、蔡康业二员。又奏保瑞州援军出力员弁开单请奖一折。阵亡将弁潘河清、李经元、呙长源、唐梅洪、李上安、彭益胜、姚长青、刘家全、吴秀山、向秀武请恤。附片奏:臣驰赴九江,迎劳水陆各军,见其军威严肃,士气朴诚,实为不可多得之劲旅。请旨饬催山西、陕西将每月协报之饷,解交湖北抚臣胡林翼经收,专济九江大军之用。其江西分驻各府兵勇,再请敕广东督抚,每月筹拨银四万两,解交湖南抚臣骆秉章,转解江西各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