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书札卷二(第12/12页)

与陶问云 咸丰三年九月初十日

衡郡城极坚好,远胜省垣,惟协兵孱劣,尤有甚于长沙。协者昨调五十人赴安仁防堵,初二前往,初五在安遇贼大奔,贼匪追杀至四十里之远,阵亡五名,受伤十余名。带兵之外委亦受枪伤,固由协兵柔脆,亦实众寡不敌,无异以羊喂虎。当初调时,侍已尼之。凡兵多寡太悬绝,人地太不宜,是徒以其卒与敌也。

粤匪若果回窜吾湘,岳州设防,至少亦须兵勇三千,且须水陆并防,乃可有济;否则为数单薄,望风奔溃,徒挫声威,又不如并力以保省城。虽于古人御贼门外之说若有所悖,而在今日之时之势,则较有把握耳。

与周子俨 咸丰三年九月初十日

借销粤引一案,粤楚咨文往返数次,迄无成议。楚有求于粤,粤自无求于楚,必欲令其减价而后能行。吾新章则求之愈急,听之愈藐。为今之计,不得不放令私贩畅来,以免湖湘官民淡食之虞。鄙意欲请阁下会同方伯札饬各州县,无许稽查粤盐,并出示严禁兵役痞棍私行卡阻。数月之后,粤盐畅行,然后设一官卡,以补苴匣费公费于万一。如其可行,实为便民,尚恳复示。

与塔副将 咸丰三年九月十二日

接到江洲口大获胜仗喜信,不胜欣悦之至!足下与诸守备之勇敢忠奋,仆早已爱而敬之。此次小试其技,将来必能立大功也。

昨接中丞信,粤匪窜据九江府,上扰田家镇。长沙防堵吃紧之际,足下与王初田太守必须赶紧回省,以慰省城悬悬之望。其安仁、酃县一带搜捕余匪,办理善后,已有札饬令储教谕、周千总接办矣。到省之后,足下仍宜扎营城外,万一贼匪回窜,宜迎出大战,不可令其扎空营盘也。至嘱至嘱!

与储石友 咸丰三年九月十三日

弟移驻衡城,公私平顺。每念天下大局,不堪再有失坏,意欲练勇六千,概求吾党忠义朴诚之士统领,而一归江岷樵调度,以为澄清海宇之具,而纾君父宵旰之忧。昨阁下禀来,即令魏崇德归湘补招一百,合成一营。

茶陵、安仁之事,经塔副将一战成功,其善后事宜,搜捕余匪,安抚难民,请阁下与周守备妥善办理。诸勇在外,须约束严明,秋毫无犯,至要至要!待安仁一案办理完毕之后,即与周守备带勇同来衡城商议一切。在外无事,每日仍须认真训练。将来到衡,恐为日无多,即须东征,不得多加操练之功也。

与骆中丞 咸丰三年九月十四日

璞山之急急回衡,盖欲即日归湘添募壮勇,大兴义愤,以报友仇而纾国难。然募勇之事,谈何容易。帐房、炉锅、军装、器械,一无所有,皆须侍在此设法赶办,而经费又一无所出,虽各处发几件信函,以作监河之贷,秦庭之请,亦且茫如捕风。未卜吾乡之义士仁人,何日起而应我。且即令勇士云集,饷项应手,军器皆备,犹须训练月余,乃可一试。不然驱市人而御虎狼,至则溃耳。顷接老前辈十一日一函,并甄师九日一书,欲璞山赶紧带勇赴北省听调,此实实不能。侍意欲凑齐四千人,器械必利,糇粮稍足,同心一出,与此贼决一死战。极速,亦须十一月乃可成行,否则名为义举,实同儿戏,仍然东奔西窜,七零八落,终不成个气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