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奏稿卷二十二(第3/13页)
陈明请停湖南东征局片 同治四年三月十五日
再,咸丰十年,长沙创立东征局,于本省厘金之外,重抽半厘,本属商贾积不能平之事。当时冒不韪之名而坚持定义者,黄冕一人之力为多。其局即设于黄冕宅内,是以百口讥议,多方阻挠,且有扬言焚烧黄冕住屋以恐吓之者。其所以幸而办成,全赖抚臣骆秉章主持其事。臣于十年四月,忝膺江督之命,进驻祁门,正值苏、常新陷,全皖糜烂,无片土可以筹饷,甚盼东征局成,借湘饷以剿吴贼。因闻物议纷滋,不敢遽奏。该局于八月办成,骆秉章于十月赴蜀,臣于腊月底始行具奏。乃湘省商民不怨骆秉章之主持,亦不甚怨臣之妄取,而专归咎于黄冕之倡议。盖筹饷本为怨府,筹本省之饷专供越境之军,尤为各省所无之创举,众口铄金,势所必然。同治二年钦奉十月初二日寄谕,以黄冕不符众论,饬臣随时秉公查核。臣查黄冕前官江南府县,并无劣迹。后随浙江军营,获咎甚重,然皆在二三十年以前。近年黄冕大招物议,则惟东征局一事。而其事实大有益于臣处,是以未及复奏,盖既不敢辨人言之无因,而又不欲东征局之遽罢也。咸丰十一年安庆垂克之际,粮饷罄尽,赖东征局解银七万,立慰军心。厥后进兵雨花台,孤军深入,时虞饥溃。臣统军过多,不能专顾金陵一军。每当万分危迫之际,臣弟曾国荃飞书乞饷于东征局,无不立时应付。外间不知者,但觉该局筹饷裕如,实则通省商民之心,以谓金陵早克一日,则此局早停一日,并心壹志以助其成功者,非有余也,求速停也。
迨至去年六月,金陵幸克,湖南人民举手相庆,谓今而后,东征事竣,物力可以稍纾矣。臣亦早思力践初议,业于三年三月十二日先行陈奏一次。迨金陵克后,又于十二月十三日、二十八日两次具奏,议定今年夏间裁撤东征局,并先期函告杨岳斌、恽世临、黄冕及湘南各官绅。其湘人来营及公车过此者,均力请早撤此局。臣坚订而悉许之,湖湘之间,传播殆遍。今杨岳斌请改东征之局专供西征之饷,而张亮基、林鸿年又奏分东征饷项协济滇、黔,皆蒙皇上允准。臣伏念五年以来,湖南一省独加半厘,本已偏枯;臣奏停广东、江西之厘,而于桑梓独食其言;臣实用湖南各卡之厘,而令黄冕代被其谤,均有甚不安于心者,谨一一缕陈于圣主之前。
俟四月间,臣即专折裁停东征局,务俾湘民同感高厚之恩,而微臣亦稍释隐微之疚。至于杨岳斌饷项,臣已与之订定,自五月起,即由金陵协解三万,适符东征局解臣之数。又加官文、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处协款,甘饷十余万,不患无着。滇、黔之饷,臣同日另折具奏矣。区区愚忱,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报李世忠捐饷银数片 同治四年三月十五日
再,前任江南提督李世忠捐助臣营军饷,前于奏请开缺折内声明,俟有确数,再行具奏在案。兹查该提督曾派员弁在于淮南办运皖岸官盐。撤勇以后,即将盐斤分批呈缴。淮盐六千四百五十余引,照皖岸售价,合库平银十一万三千七百八十五两三钱九分。又据呈缴赤金三千二百五十余两,臣派船送至上海,札饬关道丁日昌变换库平银四万五千九百四十两三钱六厘。共计库平银十五万九千七百二十五两九分六厘,均解臣营充饷。
伏查该提督前次遣散弁勇,皆系自散私财,并未请领官项。自奉恩命,准其开缺回籍,渥荷浩荡之仁,益矢涓涘之报。深知臣营饷绌,先后捐助至十五万九千余两之多,尤属急公好义。该提督受恩深重,虽未敢仰邀奖叙,而核与加广中额之例相符。合无仰恳天恩,俯准以此项银两并入河南各捐款中,为将来加广中额之地。理合附片陈请,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敕部查照施行。谨奏。
录寄谕传知曾国荃片 同治四年三月十五日
再,钦奉二月二十六日寄谕:“传知曾国荃,如病已就痊,即行来京陛见。”等因。钦此。查臣弟国荃自上年开缺回籍后,赶紧医治,病势业已大减。旋接来信,湿疮稍发夜不成寐之症,迄未痊愈。臣嘱以此症宜捐弃万事,凝神静坐,不宜杂进药剂,遽求速效。仰蒙圣主垂询,殷殷期望,感悚曷已!遵将谕旨恭录传知。究竟病体近复何如,能否人都陛见,已饬令自行具折,寄至臣处代为呈递矣。理合附片复陈,伏乞圣鉴。谨奏。
彭玉麟辞漕督任片 同治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再,正在封折间,接奉三月十七日寄谕,令催彭玉麟速赴漕督署任。查彭玉麟自咸丰三年初入臣营,坚与臣约,不愿服官。嗣后屡经奏保,无不力辞,每除一官,即具禀固请开缺。臣以其本在营中,无须赴任,未经为之奏达。彭玉麟深以为歉。咸丰十一年擢任安徽巡抚,三次疏辞,臣亦代为陈情一次,仰邀圣慈允准。此次钦奉恩旨署理漕运总督。该侍郎闻命悚惶,专折沥陈。接奉批旨,仍饬迅赴署任。顷来金陵,具述积疾之深,再申开缺之请。臣相处日久,深知其勇于大义,淡于浮荣,不愿仕宦,系出至诚,未便强为阻止。且该侍郎久领水师,本于陆师不甚谙习。而失血旧病,亦不宜更膺重任。可否仰恳天恩,俯准另行简员署理漕运总督,免致彭玉麟再四固辞,贻误清淮、广东两处防务。出自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