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奏稿卷二十三(第2/12页)

再,臣拜折后,即于本日前赴徐州整理马队俟抵徐后,再行陈奏。合并声明。谨奏。

补参陈国瑞折 同治四年七月二十四日

奏为曹南未能救护之总兵同罪异罚,补行纠参,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查总兵陈国瑞随同亲王僧格林沁带兵剿捻,与郭宝昌分统左右两翼。本年四月曹南之战,僧格林沁追贼阵亡,郭宝昌不顾主将,奉旨革职拿问,其余翼长成保以下各官未能救护者,发遣降革有差。即山东抚臣阎敬铭、布政使丁宝桢等,亦均交部议处,予以应得之咎。纪纲所在,不稍优容。独陈国瑞饰词巧脱,逍遥法外。无论所禀受伤各情不足深信,即使均属实情,亦只可略从末减,未便概置不问。伏读五月初二日上谕:“陈国瑞未能救援僧格林沁,本属咎有应得。姑念其从来打仗奋勇,屡著战功,且此次身骑俱受重伤,困苦情形,不无可悯,姑免置议。”等因。钦此。仰见朝廷爱惜将才,格外宽宥。惟臣接统此军,博询众论,佥以为马步各翼长同罪异罚,不应过于悬殊。古称法立而后知恩,在师臣当申明法律之严,庶裨将益感戴圣恩之厚。相应补行纠参,请旨将总兵陈国瑞撤去帮办军务,革去黄马褂,暂留处州镇实缺,责令戴罪立功,以示薄惩而观后效。所有补行纠参缘由,恭折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金宝圩团练殉难请恤折 同治四年八月初八日

奏为宣城县金宝圩团练阵亡绅民恳恩分别旌恤,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查安徽宁国府宣城县金宝圩,地本膏腴,人知好义。自咸丰六年以后,盐提举衔候选训导丁翥等创办义团,宁国府两次失陷,该圩屹然孤立,力挫贼锋。至同治元年冬间,伪侍王率领悍党围攻数旬,十二月二十日破圩而入。贼众衔恨次骨,恣意屠杀,一圩之内,死者不下八九万人。其逃至芜湖者,老弱一千余人。臣为筹款赈恤,仅存百分之一。历数办围之坚忍,被害之惨酷,佥谓为各省所无。嗣据该圩练总蓝翎主簿唐兆麟等查明圩内殉难绅民、妇女,就其可考者造具清册,就近禀请侍郎臣彭玉麟行营咨送核奏。彭玉麟驻营裕溪口,周历沿江上下,亲见该圩遭难之惨,白骨青燐,目不忍睹。本年二月间,捐资购买义山,收检枯骼,为万人大冢,勒石志之,以表节义。每与臣言及金宝圩死事情形,为之陨涕。臣查该圩以一隅之地,力抗悍贼至七年之久,卒以势孤力竭,万众同殉,忠义之诚,坚逾金石。当将清册发交采访忠义局委员详加核对。据该委员等将宣城县历年殉难绅民汇案请奏前来。臣复加查核,内一门殉难者八家,共三十九人。合家殉难而口数可计、名字不可考者一百三十六家。并无口数可计者二十七家。官绅殉难者九十七员名。团总、团丁殉难者六百七十四名。士民殉难者二千三百二十二名。妇女殉难者一千零四十三口。均属大节懔然,临难不苟。相应缮具清单,仰恳天恩,敕部分别从优旌恤以为效忠苦守者功。除事实清册循案咨部外,所有团练阵亡绅民汇案请恤缘由,理合专折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

再,两江忠义未奏各案,俱已移交署督臣办理。此案系臣与彭玉麟始终经理,该圩绅民殉节尤惨,谨由臣主稿先行具奏。合并声明。谨奏。

移驻徐州整理马队并陈近日军情折 同治四年八月十七日

奏为微臣移驻徐州整理马队,并陈近日军情,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七月二十四日自临淮启程,八月初四日行抵徐州。旬日来料简各起马队,计已到徐州者共有四起:一为色尔固善所部官兵七百二十八员名,原系高福、常星阿、温德勒克西三人分带,奉旨派色尔固善统带;一为托伦布所部官兵四百八十五员名;一为讷穆锦所部吉林官兵一百五十五员名,前敌马勇四百四员名。此三起者,均系亲王僧格林沁旧部,合之国瑞本年新调之察哈尔官兵一千名,共计四起,凡马队二千七百七十二人。然旧存者驰驱太久,伤病甚多,新调者技艺太生,遘疾亦重,必须大加裁汰,训练成军,方足以利征剿。臣督饬营务处李昭庆、李恒清会同管带各官,认真挑选,编立队伍,配齐器械,换补马匹。计色尔固善原带之队挑留五百一十九人,专归高福管带。托伦布原带之队挑留三百五十四人,又添并吉林兵三十八人,仍归托伦布管带。该两起官兵,遵旨均令色尔固善统领节制。讷穆锦原带之队,除酌留吉林官兵并入托伦布部下外,专以前敌马勇四百四员名责成讷穆锦管带。其新调之察哈尔官兵一千名,原派营总帕克巴札普、贡噶德里克,二人久病未愈,马匹亦倒毙过多,现仅挑留兵丁五百一十六人,另派营总二员,檄令温德勒克西管带。其余老弱患病者,概行遣撤回旗。以上四起,共只挑选一千八百三十一人,又挑留官弁五十七员名,一并随营差遣。此外尚有乌尔图那逊所带七百零九名,前已奏明驻扎周家口。据禀该起官兵出征年久,残废居多,请即分别汰留。其土默特一起,并请全行遣撤。臣拟俟周家口防务稍松,调回徐州大加整顿,其应留若干,应撤若干,另案奏明办理。至富森保所带一起,官兵三百七十四员名,前由河南调赴徐州,富森保仅带四十三人来徐,其部下官兵均已陆续逃归湖北。经督臣官文奏明咨会,臣因并饬富森保于八月初八日自徐州赴楚,即作为楚省防剿之兵。此臣整理马队之大概情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