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杂著卷一(第6/10页)

——拿获贼马一匹,即以其马充赏;如不愿要马,将马缴呈,赏银十两。

——抢获火药,每桶赏银五两。

——抢获铅子,每桶赏银三两。

——抢获大炮一尊,赏银十两;小炮一尊,五两。

——抢获鸟铳一杆,赏银三两。

——抢获刀、矛、旗帜,每件赏银二两。

——打仗奋勇当先,虽未得功,亦随时酌给赏号;落后者不赏。如以己物诈功冒赏者,查出捆责四十棍,革除;临阵退缩者,斩杀;假冒功者,枭首示众。

——打仗阵亡者,照营制赐恤银五十两,烧埋银十两。

——伤分三等:头等赏银三十两,二等赏银二十两,三等赏银十两。

——临阵回身,伤在背者,不赏。

——诈伤冒功者,查出捆责四十棍,革除。

水师得胜歌 并序 咸丰五年江西南康水营作

咸丰三年十一月,余初造战船,办永师。楚中不知战船为何物,工匠亦无能为役。因思两湖旧俗,五日龙舟竞渡,最为迅捷。短桡长桨,如蚿之足,如鸟之飞。此人力可以为主者,不尽关乎风力水力也。遂决计仿竞渡之舟,以为战船。时守备成名标自长沙来衡州,始告余以广东快蟹船式、舢板船式,同知褚汝航自桂林来衡州,告余以长龙船式。于是纠集衡州、永州工匠,又分厂于湘潭,共造快蟹四十号,长龙四十号,舢板八十号。快蟹配四十五人,摇桨者廿八人,橹八人。长龙配廿四人,摇桨者十六人,橹四人。舢板配十四人,摇桨者十人。每船柁工一人,头工一人,炮手数人。四年五月,每船添立管驾者一人,名目哨官。五年十月,每船于众桨手中,置火弹手数人。于是规模略备。行之三年,而未尝更易。惟舢板船小,不能置炉造饭,不能容十余人寝宿其中。常另雇一民船为坐船,终非可久之道。若长江大湖设立水师,而用吾之法行之,则舢板之坐船在所当变者也。

余既于癸丑冬创造战船,设立水师十营。甲寅三月甘八日,以五营击湘潭之贼,连获大捷。以五营击靖港之贼,军士败溃。五月以后,在长沙复修船只,重整规模。六月,克复岳州。七月、润七月扫荡岳鄂之间江面七百余里。搜剿黄盖、斧头等湖。八月,克复武昌、汉阳。于是水师之规制略定,将卒亦略谙水战之法。遂制为《水师得胜歌》,令士卒歌诵。口相习以熟,冀娴其大略,而其临阵之神明交化,则有不能及也。歌曰:

三军听我苦口说,教你水战真秘诀。第一船上要洁净,

前仗神灵保性命。早晚烧香扫灰尘,敬奉江神与炮神。

第二湾船要稀松,时时防火又防风。打仗也要去得稀,

切莫拥挤吃大亏。第三军器要整齐,船板莫沾半点泥。

牛皮圈子挂桨桩,打湿水絮封药箱。群子包包要缠紧,

大子个个要合膛。抬枪磨得干干净,大炮洗得溜溜光。

第四军中要肃静,大喊大叫须严禁。半夜惊营莫急躁,

探听贼情莫乱报。切莫乱打锣和鼓,亦莫乱放枪和炮。

第五打仗不要慌,老手心中有主张。新手放炮总不准,

看来也是打得蠢。远远放炮不进当,看来本事也平常。

若是好汉打得进,越近贼船越有劲。第六水师要演操,

兼习长矛并短刀。荡桨要快舵要稳,打炮总要习个准。

斜斜排个一字阵,不慌不忙听号令。出队走得一线穿,

收队排得一络连。慢的切莫丢在后,快的切莫走在前。

第七不可抢贼赃,怕他来杀回马枪。又怕暗中藏火药,

未曾得财先受伤。第八水师莫上岸,止许一人当买办。

其余个个要守船,不可半步走河沿。平时上岸打百板,

临阵上岸就要斩。八条句句值千金,你们牢牢记在心。

我待将官如兄弟,我待兵勇如子侄。你们随我也久长,

人人晓得我心肠。愿尔将官莫懈怠,愿尔兵勇莫学坏。

未曾算去先算回,未曾算胜先算败。各人努力各谨慎,

自然万事都平顺。仔细听我《得胜歌》,升官发财笑呵呵。

陆军得胜歌 咸丰六年在江西南昌省城作

三军听我苦口说,教你陆战真秘诀。第一扎营要端详,

营盘选个好山冈。不要低洼潮湿地,不要一坦大平洋。

后有退步前有进,一半见面一半藏。看定地方插标记,

插起竹竿牵绳墙。绳子围出三道圈,内圈略窄外圈宽。

六尺墙脚八尺壕,壕要筑紧墙要牢。正墙高要七尺满,

子墙只有一半高。烂泥碎石不坚固,雨后倒塌一缸槽。

一营只开两道门,门外驱逐闲杂人。周围挖些好茅厕,

免得热天臭气薰。三里以外把个卡,日日守卡夜夜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