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长安聚疑氛 广陵多纷争(第8/9页)
小武一直沉默着,他本就不是很爱说话的人,何况这场景很生疏。从遥远的故乡来到广陵,好像只是一夜的梦,梦醒之后不知身在何处。虽然这里气候风物和故乡并无太多的不同,可心情是永远不会一样了。他现在是一个只能隐姓埋名的人。他能说什么呢?也许今天刘胥待他是客,明天诏书来了,刘胥就要逼他自杀灭口。他拘谨地拱手谢道,臣蒙大王收留,以延犬马之命,于愿已足。岂敢奢望当上廷尉,位列九卿。大王这样说,臣实在惭愧无地。
刘丽都笑道,有什么不可?沈先生一路上可教了我不少东西,哪里仅仅是当个刀笔吏的志向。《诗》、《书》、《论语》样样精通,处理具体事务也不慌不忙。我看当廷尉是委屈了,便是当御史大夫、丞相,也一定能胜任愉快的。
哦,这位沈先生原来如此了得?失敬失敬。这时,坐在一旁受了冷落的赵何齐脸色很难看,他阴阳怪气地说,在下以前也曾拜师读了几页诗书,到时还要请教一二。
小武正要谦虚两句,刘胥呵呵笑道,两位先生都是高才,都是寡人的左膀右臂,不要争了。对了,丽都,赵先生这第二次来到广陵,还带来了楚王给我的一封书信,以他的名义为赵先生向你求婚,这可真是亲上加亲啊。从此我们广陵国和楚国可以同舟共济,加上赵家富甲一国的财力,很多事情就更好办了。
小武心里一沉,好像霎时掉进了冰窖。他手指颤抖,感到都握不住酒杯了。他侧过头,想看看刘丽都的脸色。
刘丽都也似乎有点尴尬,强笑道,女儿还小嘛,暂时不想嫁人,再说远嫁楚国,离开父王,情何以堪?女儿舍不得啊。
也不算小了。刘胥道,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你母亲都已怀了你在肚里,何况你是女子,这个年龄嫁人并不早啊。楚国离广陵也并不算远,几天功夫就可以驰到,想回来就可以回来的。
刘丽都嘟囔道,过段时间再说罢。我们还是先解决昌邑王使者张崇的事再说。昌邑王派遣使者,想搞乱江南五郡,然后嫁祸公孙贺,真是好不阴险。我们现在无意中得知了他的奸事,可惜没法上告长安。
刘霸说,的确,如果皇帝问我们怎么抓到的张崇,我们怎敢如实禀报。顶多我们心里有个底,知道昌邑王也一直在觊觎帝位就是了。
赵何齐气鼓鼓地说,这个人抓来有什么用?他嫁祸公孙贺,本来是再好不过了。就算嫁祸没成功,皇帝自然会处理掉昌邑王。你们真是多事,现在这个人放在手里,杀了又没意思,放了又不行,看你们怎么办?
刘胥迎合道,赵先生说得对,这件事的确不该管,他们互相撕咬,我们作壁上观,正好渔翁得利的。
小武感觉到耳根发烫,他觉得他们的话都是冲着自己来的,好像是自己做了件极大的蠢事,给他们增了极大的麻烦。他忍不住插嘴道,大王,请恕下臣无礼,这件事哪有这么简单?下臣虽然僻居豫章小县,却也知道皇帝以前最喜欢李夫人,也就是昌邑王的母亲,现在昌邑王的舅舅李广利因此还一直受皇帝重用。宗正刘屈氂又和李广利为亲戚。刘屈氂是中山王刘胜的儿子,曾任涿郡太守,一直深得皇帝宠信。这两个人为羽翼,势力绝对非同一般。如果皇帝真的废太子,我看最可能立昌邑王为储副。我们抓获的张崇根本没见过昌邑王,自己奉谁指使也说不清楚。没有证据,想要搞掉昌邑王,是万万不可能的。而且难免招到李广利和刘屈氂的报复。而假扮的绣衣直指使者如果在江南五郡杀了太守,除了能嫁祸公孙贺外,也可以嫁祸广陵国,毕竟广陵国最靠近这五郡,而昌邑国却隔得很远。何况,几个月前,广陵国……他看了一眼刘丽都,欲言又止。
刘丽都笑道,武哥哥不必讳言,上次我和卫府勾结施苦肉计,意图搞乱豫章县的治安,趁机除去豫章太守,可是没有成功。案情正是被你这位狱吏查出来的。皇帝为这事派使者警告过父王。如果这次豫章太守在余汗县肥牛亭被一个神出鬼没的绣衣使者所杀,自然最容易怀疑到我广陵国头上。那时张崇可能已被格杀,死无对证,这样的嫁祸我们就很难推得掉,沈君,你说是吧?她的两泓秋水含笑看着小武,让小武身上顿时如添新纩。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只有这个女子是他惟一亲近的人了,何况他们已经在一起销魂过,他觉得爱这个女子爱得无以复加。是的,爱上一个反贼的女儿,暗示着他以后和谋反再也无法割舍。他本是大汉直属郡县下的一个忠诚小吏,原想凭着勤恳踏实,积功累劳,逐渐升迁。如今落入了这个彀中,将再无可能实现那个梦想。他对广陵国的未来完全不看好,早就听说皇帝并不喜欢他这个粗鲁的儿子,今天真正见到刘胥,发现他比自己想像的还差,根本毫无主见。他那个爱子刘宝,也跟他一个货色,真不知道他怎么会有刘丽都和刘霸这样的儿女。可能是他那逝去的王后过分聪明,弥补了他的智力缺陷所致罢。这样的一个王,怎么可能继承帝位呢?除非皇帝其他的儿子全死绝了。自己是注定要给他陪葬的了。唉,其实真正想起来,死生又算得了什么?天幸还不算孤苦一人,有眼前这女子,也殊为不算遗憾。他感激地和刘丽都对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