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历史上真实的金兀术(第2/6页)

在第二次南下的时候,金兀术依旧配属完颜宗望行动,历经数战。他开始独立指挥作战,是在攻占汴梁之后。汴梁失陷,北宋只能说是“打散”而不是“覆没”。当时金朝采取避实击虚的方式,绕开路上的坚城直扑汴京。北宋西北依然有雄厚的军力,而东部省份也多在北宋手中,金兀术的任务,就是夺取北宋东部省份。靖康之变后,金兀术率领两万铁骑,从汴京出发一路东进,先在青州战役中堵住了北宋南撤的3万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其击垮,然后又在济南北面的济水设伏,趁宋朝军队过河时突然发动强攻,迫使宋朝两万多士兵溺死在河中。经这两场战役,北宋山东境内的部队几乎被消灭干净,山东落入到金朝手中。接着金兀术又挥师北进,接连攻占大名府、归德府,将河北全境拿下。这两战对金朝意义不小,如果山东、河北两省还在北宋手中,北宋完全有力量从侧面对金朝实行夹击,孤军深入的金军,很可能会全军覆没。而独立作战成功的金兀术,也成为金朝上下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在这时候,命运又一次垂青了金兀术,他的二哥完颜宗望于公元1127年六月病亡。因金兀术平定河北、山东的大功,金王朝命金兀术接替了完颜宗望的“大元帅”一职,一同接管的,还有完颜宗望麾下的近10万金朝精锐部队,这时候开始,金兀术真正成为金王朝的主力战将。

宋金战争开始后,金兀术的作战风格,可以用“胆大”来形容。具体到作战上,就是什么样的仗都敢打,多大的兵力悬殊也敢冲,多么艰难的任务也敢接。在独当一面后,公元1129年,金兀术又干出一件胆大的事:追杀宋高宗。

这时候南宋已经建立,而金朝不想给南宋划江而治的机会,宋高宗的屁股还没坐热,金兀术就张牙舞爪地杀来了。金军先克扬州,再直扑江浙,进入了水网纵横的江南大地。按说精于骑射的女真军队,本不习惯江南的丘陵水网小路,但金兀术的军队例外。公元1129年十月,金兀术在安徽和州击败宋军,宋军退入东面的独龙岭,企图依靠天险阻遏金军,没有想到,金兀术竟然命令士兵扔掉所有的战马,下马步战,从小路穿插进入,竟然对在山中设伏的宋军来了场反包围,一举围歼。接着广德、安吉等地也皆落入了金兀术之手。十一月,金兀术攻克临安,宋高宗仓皇逃走,越过曹娥江,企图欺金军无船。但金兀术胆子大,在当地打造竹筏,趁黎明时分发动攻击,仅用半个时辰,几万大军就全数渡过曹娥江。一路追杀到浙江明州,逼得宋高宗在陆地上无处可逃,一咬牙坐船跑到了海上,金兀术还不罢休,又坐船出海追击,可海战不是女真人的强项,宋军的船队层层抵抗,终阻遏住了金兀术的进攻,眼见活捉宋高宗无望,金兀术这才罢手。

这场南宋初期震动天下的大追击,短短5个月时间,从扬州一直到浙江明州,战线之长,作战过程之摧枯拉朽,都是世所罕见。虽然赵构成功逃脱,但是女真人上下依然极为自豪,“搜山检海抓赵构”,成了金兀术威震天下之作。

金兀术之所以这么强悍,一是因他性格坚韧,从不服输,他的部下也乐于追随。但与其他女真族将领不同,这位彪悍的元帅,却是一个被“汉化”的人。他带兵每路过一地,都极其优待当地文士,特别是抓了许多读书人在军中效力,主要工作就是为他读《孙子兵法》等书中的兵法内容,即使打仗再忙也不误学习。相比于对北宋兵法的仰慕,对宋朝军队的战斗力,金兀术却极其鄙视,他曾对属下将领说:南军多犬样。事实也如此,金兀术所到之处,沿路军队无不望风披靡,别说是击败他,就是勉强抵抗几下都难。然而在这次辉煌战功后,金兀术碰上了他人生里的第一个钉子——韩世忠。

公元1130年元宵节,在江南大地抢得盆满钵满的金兀术决定北撤,虽然南宋军队纷纷回援,但慑于金兀术军队强悍的战斗力,大部分军队都不敢与他交锋,只有“礼送”他出境。偏偏有不信邪的人,定国军承宣使韩世忠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人早先和金兀术交过手,在金兀术攻打扬州的时候,他被金兀术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这次金兀术撤军时,镇江是必经之路,他正屯兵镇江,可这又有什么关系,手下败将嘛。但金兀术不知道,陆战只是韩世忠的兼职,水战才是韩世忠的本职。金兀术兵临镇江后,沿路宋军纷纷逃避,唯独韩世忠高调,大摇大摆地上战船,要和金兀术约期决战。元宵节这一天,战斗打响了,金兀术本来很有信心,他有10万大军,韩世忠仅8000人,能有胜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