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历史上真实的金兀术(第6/6页)
五
作为和南宋打了一辈子仗的名帅,又是金朝朝内死硬的主战派,金兀术自然和南宋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事实上,在金朝内部,金兀术却是一个“汉化派”。
金兀术是一个很刻苦的人,早年行军打仗的时候,就对汉人的兵书有兴趣,所过之处,对读书人也很礼敬。他身边也聚集着许多汉族谋士。而且他本人也好学,起先大字不识一个,到了做都元帅的时候,汉语汉字都已经非常精通。
公元1135年金太宗去世时,金朝其实正处于困难时期。即位的金熙宗是一个从小受汉族文化教育长大的青年,早期大权多笼于完颜昌、完颜宗翰、完颜宗磐之手。这3人主张对南宋议和,但同时也主张在统治区内继续维持落后的女真旧制,比如剥夺田地,将百姓变成农奴等等。作为皇叔,金兀术坚决地站在金熙宗一边,手握兵权的他帮助金熙宗除掉了3位“主和派”,从此大权独揽,在金兀术去世前,金熙宗一直对他“礼敬之,事多与之商”。在金兀术揽权的这些年里,除了两次被岳飞打得满地找牙,成就了让南宋称臣的《绍兴和议》外,金兀术最大的贡献,就是改革金国的官制,建立封建官僚体系,将国家兵权收归中央统一调度,减弱宗室权力。尤其是他废除了国家大事由各部王室表决的“勃烈制度”,确保了之后金朝皇帝的绝对权威。在金朝封建化的过程里,他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绍兴和议签订后,金兀术已经“进太师,令三省事,都元帅”。既当宰相又当大元帅,是金朝此时大权独揽的人物。同时他还兼修《国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宋高宗在杀岳飞时,命令史官删掉了多数岳飞的战功记录。后来宋孝宗为岳飞平反时,南宋的史官只能查到稀少的资料,关于岳飞功勋的详细资料,还是从金兀术修的《国史》中提供来的。虽然在岳飞面前,金兀术遭受了人生最耻辱的失败,但他还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