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瀛台落日 第一○四章(第4/12页)

傅增湘在心里说声惭愧,办了好几年的女学,居然就不曾想到这一层!当时只好硬着头皮答说:“圣虑极是。招生章程,实有未妥,容臣回去筹思以后,另行奏闻请旨。”

“我想有那已经出阁的,志切向学,翁姑丈夫也赞成,不妨也让她们来投考。”

“是!”

这时候皇帝已支持不住了,两只手扶在桌上,俯身向前说道:“你跪安吧!”

就这样突出不意地结束了陛见。傅增湘出了西苑,方始想起袁世凯所托之事,赶紧趁记忆犹新之时,将所见的皇帝的容颜声音回想了一遍。进城休息了一会,去看袁世凯复命。

“皇上的气色很坏,声音微弱,体力不充。”傅增湘说:

“两颊发红,这是潮热,皇上的肺恐怕不大好。”

“你是说,皇上有痨病?”

“这可不敢说。”傅增湘急忙声明:“我不过胡猜而已。”

“太后呢?问了你一些什么?”

“太后精神很好,音吐朗然,问了很多话……。”傅增湘将慈禧太后对女子师范学堂的意见,细细说了一遍。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如今用不着了!这些秀出身的女学生,标梅期过,眼高于顶,照我看,将来都是一品夫人,不过,只能做人家的填房。”袁世凯忽然说道:“沅叔,你的学生之中,肯就私人西席的有没有?”

“这……,”傅增湘一时想不起,含混答说:“想来应该有的。”

“那就托你物色一位。”袁世凯说:“有两个小妾,忽然想念书,大的两个小女又想上学堂,内人很古板,不愿年轻女子抛头露面。我想在令高足之中聘一位女师傅,主持舍间的家塾,不知可有适当的人选没有?”

听说是袁家聘女西席,傅增湘格外重视,因为此人所予袁世凯的观感,足以代表自己这几年在北洋的成就。于是一面思索,一面问:“在宫保心目中,要怎么样的人,才算适当?”

“第一,品德贤淑;第二,容貌举止要大方;第三,要能循循善诱。至于有多少学问,倒不关重要,两个小妾等于蒙童,两个小女,也不过高小毕业的程度,一定可以教得了的。”

“是!”傅增湘突然想起一个人,欣然说道:“有个学生,倒还适合。姓周,叫周砥,字道如。她是优等第一名,学业不算太好……。”

“怎么?”袁世凯打断他的话问:“优等第一名还不算太好?”

“优等之上,还有最优等。”傅增湘笑道:“实在说,优等就是二等。”

“二等第一名也不错。这个人怎么样?”

“这个人就如宫保所说,性情贤淑,举止大方,教法很好,循循善诱。”

“喔,是那里人?”

“江苏宜兴。”

“宜兴周家,想来是周延儒之后?”

“是的。”傅增湘看袁世凯脸色有异,怕他嫌周砥是奸臣之后,便加了一句:“毕竟出身世家,那种林下风范,在她同学中无人可及。”

“那好!”袁世凯问道:“人在那里?”

“就在京里。照定章师范毕业,应该任小学教员三年,周砥愿意留京,如今在东城一所女子小学任教。等这一学年满了,就府上的馆就是。”

“就这样,就这样!我先下聘书,”袁世凯想了一下说:

“想送她两千两银子一年的束修,不为太菲吧?”

“很优厚了!”傅增湘说:“不过相府馆穀,自然不同。”

“倒是有件事,很费周章,请西席不可失礼,如今是女西席,照理说,应该内人亲自去致意,无奈内人拙于应酬,又没有人可以代她,这……?”

见袁世凯如此尊师,傅增湘颇为感动,人家尊敬他的学生,他不能贬低学生的身价,以为招之即来,无须讲什么礼节。至于敦聘西席倒也不必分什么男女,如果袁世凯不便亲自去访晤周砥,很可以由子侄代替。

这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袁世凯的次子克文,随即答说:“宫保若以为师道尊严,不妨交代豹岑去致送关书,倒很合适。”

袁世凯想了一下,点点头说:“待以师礼,原不必分什么男女,准定照尊意办,请为先容,等说定了,我叫小儿去送关书。”

傅增湘第二天就要赶回天津,同时觉得以老师的身分,可以命令周砥,无须先征求他的意见,因而这样答说:“事情我可以作主,如果宫保决定了,今天就可以把这件事办妥当。”

“那好!”袁世凯吩咐听差,“看二爷在不在?”

听差答应着去了。不多一会将袁克文带来,他穿一件蓝湖绉的衬绒袍子,里面是一条白纺绸的单裤,见了傅增湘,作个揖喊一声:“沅叔!”

当下由袁世凯说知究竟,吩咐写一通关书,帐房里支两千银子,随着傅增湘去访周砥,当面致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