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裂 痕(第5/7页)

32

在这份圣旨的第二部分中,上帝借杨秀清之口,宣讲了中国古籍中所蕴含的基本美德。上帝先以谜一般的对句,隐晦点出其立场:

千古英雄不得除,
流传全仗笥中书。

太平天国百官费力参悟其中含义,而后上帝又透过杨秀清加以阐释:

尔可禀奏尔四兄,转奏尔主天王。前曾贬一切古书为妖书,但四书十三经,其中阐发天情性理者甚多,宣明齐家治国孝亲忠君之道,亦复不少。故尔东王奏旨,请留其余他书。凡有合于正道忠孝者留之,近乎绮靡怪诞者去之。至若历代史鉴,褒善贬恶,发潜阐幽,启孝子忠臣之志,诛乱臣贼子之心,劝惩分明,大有关于人心世道。再者,自朕造成天地之后,所遣降忠良俊杰,皆能顶起纲常,不纯是妖。所以名载简编,不与草木同腐,岂可将书毁弃,使之湮没不彰?今天差尔主天王下凡治世,大整纲常,诛邪留正,正是英雄效命之秋。彼真忠顶天者,亦是欲图名垂万古,留为后人效法。尔众小当细详尔天父意也。再,“神”字无用讳,前所讳之字无用更讳。以后,天朝所画之龙,须要五爪,四爪便是妖蛇。丞相亦准用凤。女官等跪聆圣旨,一一凛遵。天父诏毕转天。33

杨秀清如此重申若干以往的核心价值一直存于儒家经典之中,若是蔑视之,则危及太平天国;洪秀全这些年苦心构建的教义,杨秀清却直捣核心。洪秀全本是个文人,从他早期的宣教可见儒家道德判断的痕迹。但是洪秀全不断演绎1837年那次梦境,关于上帝恼怒孔子的细节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孔子公开受辱。在紫荆山时,耶稣也借萧朝贵之口来贬斥孔子。从一份记载耶稣在1848年冬驾临太平军山中据点的文件,便可清楚看出:

天王问天兄云:“孔丘在天如何?”
天兄曰:“尔升高天时,孔丘被天父发令捆绑鞭打。他还在天父面前及朕面前跪得少么?他从前下凡教导人之书,虽亦有合真道,但差错甚多。到太平时,一概要焚毁矣。孔丘亦是好人,今准他在天享福,永不准他下凡矣。”34

1852、1853年太平军与官军鏖战之际,为了争取秘密会社成员加入太平军,便以洪秀全和杨秀清两人的名义宣讲反满口号,也传达了类似的讯息。此时,人口众多、人文荟萃的南京已是天国之都,杨秀清便开始捍卫永恒的价值,以树立声望。他给洪秀全的宣谕也在南京广为散发,从中不但可见杨秀清为上帝代言的特殊权力,而且也可看到他从儒家经典(尤其是《论语》)中寻章摘句,来充实他昭示德臣贤士的角色。35

杨秀清求诸儒家主流价值,说明他晓得许多人(儒士、白丁兼有之)对太平军的统治极为不悦。乡勇首领如曾国藩正在建立地方武力,与太平军相抗,他们知道这也是一场道德价值之争,也有能力加以驳斥。当时曾国藩有一篇檄文,在华中一带广为流传: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贾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焉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36

杨秀清重新肯定某些传统价值之时,太平军也揭发欲向天京城外官军打开城门的阴谋。这项阴谋系由张炳垣所谋划,他是个秀才(洪秀全一直求之而不得),机变多智。他或由己、或从人,纠集了大约六千名心怀不满的士兵和南京百姓,他密谋在拂晓时打开东城门引官军入城,不料官军主将延误时机,又疑心有诈,事机于1854年3月败露。加上张炳垣系以太平天国历法订定起事日期,而官军则根据大清历来计算。两套历法相差六天。等到发觉时,为时已晚矣。

杨秀清在1853年12月取得对死刑案的最终裁判权,因此张炳垣一案便由杨秀清审理,但是张炳垣的聪明又让此案横生枝节。太平军有人密告张炳垣企图谋反,张炳垣反而坚称这告密之人嗜食鸦片,因为怕张炳垣揭发他先发制人。张炳垣是否谋反还未证实,杨秀清即下令以吸鸦片罪处决了告密之人。阴谋大体败露之后,杨秀清派人审讯张炳垣,张炳垣又乱说一通,称有三十四名太平军干将是同谋。杨秀清立即将这些干将处死,太平天国诸王这才发现自己受骗了,但就算处决了张炳垣,也不能让冤死的将领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