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14/14页)
把杨易臣的母亲作为人质使其就范,这的确是陆中庸的主意,目的只有一个,看看你这个“文天祥”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就不信你为了爱国敢把老妈搭进去,要是没这个胆量,就给我乖乖地登台演出,少甩这些“片儿汤话”。
应该说陆中庸什么都算计到了,唯独没算计到杨秋萍的那支手枪,这丫头究竟是哪条道儿上的人?居然玩上枪了,看这架势,要是陆某不退一步,这丫头真敢在我脑门上钻个眼儿,这太过分了,陆某本是个文人,不喜欢舞刀弄枪的,那是粗人干的事,再者说了,为这点儿事犯得上玩命吗?杨秋萍的手枪使陆中庸迅速改变了主意,他费了很多口舌使黑田中佐相信,杨易臣确实因病重无法登台,再说杨易臣也不是最好的角儿,北平城里名角儿有得是,咱请更好的。
当天晚上,杨易臣把老母亲接回了家,在这件事上,陆中庸的确卖了力气。
庆乐戏园创建于1909年,当年名噪一时的河北梆子名角儿杨韵谱和李桂云就在这里演出过《茶花女》、《血海深仇》等新戏,使庆乐戏园名声鹊起。后来李万春组织的鸣春社京剧团也在这里演出过机关布景剧目《天河配》和《济公传》等,舞台上灯光变幻,使观众耳目为之一新,上座率很高。李万春又到上海请来武生演员,在庆乐戏园演出了火爆异常的《三本铁公鸡》等武戏,自始至终一直开打,最后由李洪春演出《走麦城》等红生大轴戏,吸引了很多观众,直至战前,北平文化界凡有重大活动,都会选择在庆乐戏园举办。
庆乐戏园位于大栅栏东口路北,不远处便是南北走向的前门大街,文三儿拉着陆中庸穿过正阳门、箭楼的城门洞,由北向南进入前门大街,刚刚过了前门牌楼,就见两辆黑色“别克”牌轿车一路鸣着喇叭,风驰电掣般开过来,吓得文三儿赶紧把车拉到路边躲避,文三儿不满地嘟囔道:“操!这是谁这么大谱儿呀?”
陆中庸却喜形于色道:“还真来了,行,行啊,真给陆某面子。”
文三儿回过头问:“陆爷,这是哪位爷?排场不小呀。”
陆中庸牛皮烘烘地回答:“哪位爷?说出来吓死你,警察局沈局长,听说过吗?”
“没听说过,陆爷,警察局长和宪兵队长比哪个大?谁管谁呀?”
陆中庸照文三儿背上踹了一脚骂道:“你他妈缺心眼儿啊,有这么比的吗?你还不如说日本天皇和蒋委员长比哪个大……”
陆中庸的话音没落,只听见前方响起一阵急促的枪声,正要拐进大栅栏的第一辆轿车被迎头而来的弹雨打得火星四溅,顷刻间成了蜂窝状,车头一歪猛地撞在一根电线杆上……几个头戴礼帽,身穿蓝布长衫的青年人端着冲锋枪,凶狠地打出几梭子弹后,飞快地闪进路东的鲜鱼口里,消失在人群中……
事情发生得很突然,文三儿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老天爷,是谁吃了豹子胆,敢对警察局长下家伙?这是闹着玩的吗?文三儿回过神来再找陆中庸时却发现车座儿上已经没人了,陆中庸人哪儿去了?文三儿围着洋车找了一圈儿才在附近的马路牙子下找到陆中庸,这个发现使文三儿大为感慨,他以前还真小瞧了陆中庸,以为这位爷只是个酸文人,谁知他身手这么利索?枪声一响陆中庸从车座儿上蹿出去,就地十八滚,眨眼工夫已经在七八米开外的马路牙子底下卧好了,文三儿寻思,就冲陆爷这套动作,说他在杂技班子挑过大梁也有人信。
由于行刺事件的发生,庆乐戏园的中日联欢会这天没有开成,警察局长沈万山却侥幸躲过了刺客的冲锋枪,他正巧临时调换了座车,当枪声响起的时候,沈万山正坐在第二辆“别克”轿车里,而第一辆轿车上的四个保镖连同司机全部毙命,无一幸免。
注释:
①“片儿汤话”是北京人形容牢骚话、风凉话或不正经的调侃话。例如:你别跟我甩片儿汤话,别以为我听不出来。
②“扫马路”是旧时人力车夫的行话,意思是拉着空车在马路上来回兜生意。
③二战时日本军队中的军曹相当于中士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