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战擒二王(第6/27页)

“好一个一石二鸟!好一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妙啊!这计妙!”李世民忍不住拍掌叫好。

李世民打仗喜欢用巧劲,用谋略,更欣赏以智取胜者,罗士信正合他意。只是他没想到,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用起谋略来,这么老练。

“小小年纪,前途不可估量,不容小觑,不容小觑啊!”李世民心想。

“罗总管有大王当年的风采!”李靖说,“是个不可多大的帅才!”

李靖一路上都很少说话,此时却插了这一句,李世民有些意外。他知道,李靖的寡言,很大程度源于不受“重视”。李世民知道一直以来,有些委屈李靖,此时借机半是解释,半是安慰地说:“此次出征,原想药师兄(李药师是李靖的别名)做行军总管,只是……只是皇上还有些……怎么说呢?想必我不说,李药师应该明白。”

李靖笑笑说:“微臣明白!皇上这么做,有他的理由!微臣都明白!”

“明白就好!”李世民说,“不过我向你保证,你定有立奇功的机会!”

“微臣谢谢大王!”李靖下马就要跪拜,被李世民及时扶了起来。

“我说过,我们在一起,不用那么多礼节!特别是在出征时。出征打仗,不管将帅兵卒,全都一样,都是同生死,共命运的兄弟!”

像曾经在出征路上感动秦叔宝、程咬金一样,李世民的一席话,又感动了李靖。

“微臣想协助罗总管攻打千金堡,大王可否答应?”李靖说,他是真想上战场了,一个武将看到战场,还不和那猫见了鱼一样,“馋”得总想扑上去?

李世民摇了摇头。

“药师兄,杀鸡,焉能用牛刀?不管是硖石堡还是千金堡,罗总管都能应付,我们等着!”

一句“杀鸡焉能用牛刀”,让李靖知道,李世民是认可他的能力的,心里也安慰了很多。

唐军扎营休息,李世民全权将“硖石堡”和“千金堡”交给了罗士信,并给了他支配两万士兵的权力,这让副将李元吉看不下去了。

“二哥,不能将……”副将军李元吉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李世民的一句话堵住了。

“那么……这两个地方交给你来收复?”

李元吉的脸腾地红了,红到了脖子根。生气又要忍着,让李元吉的脖子抻得更长了,像一截经大火烤过的鸭脖子。那时候,李元吉恨不得上去砍李世民一刀。

李世民唇角的一抹讥讽,以及一路上对他的漠视,让他好几次都想返回长安向皇上父亲、太子哥哥告状,但都被窦诞劝住了。

“王爷!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再乱大谋啊!”窦诞说,“何况,没王爷什么事,不更好?”

李元吉此次本不想来。不是他不愿意出征,而是不愿意和李世民出征。如果和太子李建成出征,他倒是一百个愿意,他也想在战场上立功,也想雪失去晋州的耻。

在李世民用嘲讽,讥笑,不屑语气说出“这两个地方给你来收复”时,他差点赌气说好,还是那窦诞不停给他使眼色,才让他没有说出口。过后,他一想起来就后怕,如果自己真赌气说他来收复,李世民会不会趁机答应,然后让他死在战场上?李元吉一想到这些,就吓得不敢再往下想了。

李元吉越来越怕李世民了,怕里带着恨。不过,这种带着怕的恨,带着恨的怕,让他成了这次出征最可有可无的“副将”,他只是跟着大部队,任李世民安排调遣,李世民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不想给自己找麻烦,更不想给自己找危险,特别不想给李世民处掉自己的机会……

好在李世民根本想不起他,他也乐得逍遥自在。

攻打硖石堡和千金堡,一切都像罗士信预测的那样顺利。在他带着人去强攻硖石堡时,那守硖石堡的郑军傻眼了,明明说唐军不会来攻打硖石堡,很安全,怎么倒不安全了?

原来,王世充在唐军出征洛阳时,便说唐军去洛阳会经过千金堡,一定会将千金堡当首个攻打目标。因此,还将周围好几个地方的兵力调到了千金堡,重兵把守,严防死守。而对硖石堡,王世充觉得根本不可能去。

硖石堡和洛阳不顺路,且位置偏僻。因而并没有安排多少兵力防守。罗士信率兵突然出现,打了硖石堡守军个措手不及,守军根本没来得及反抗硖石堡就被攻破了。

硖石堡被唐军攻破的消息传到千金堡时,千金堡的守军也傻眼了。

“奶奶的!他们绕到那里去了,定是知道我们这里有重兵把守,不敢攻打!”

千金堡守城将领既失望又庆幸,失望的是,他们白白准备了;庆幸的是,他们可以高枕无忧了,唐军既然去了硖石堡,必定是从那边去洛阳了,他们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