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可怕的匈奴狼(第6/7页)
现代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性格即命运。可是两千多年前,中国相面大师却这样告诉我们:面相即命运。如果说,性格是命运的一部分,可是面相跟冥冥之中不可知的命运又有啥关系呢?中国相面大师的理论,着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我看来,看相不可怕,可怕的是看相的人有学问。中国相面学在几千年正统文化的夹缝中,经过历朝历代相面大师的认真总结,竟然还能整出一本本留传后世的睇相理论指导书。正如那本传说中的《麻衣相法》,它就不知被多少人奉为了睇相经典!
话又说回来,如果说面相学是一个不入流的边缘学科,但恰恰是,中国正史从来就没少过对面相故事的记载。只要载入正史的,往往都是被人相中的。诸如刘恒宠幸邓通,还有眼前这个周亚夫。
这个周亚夫也是读过书的人,对生活的判断能力及推理能力相信也是不少的。于是,周亚夫便对这位替他看相的人奇怪地问道:我的哥哥已经继承我父的侯位;如果他死了,也应该是我哥的儿子继承呀,怎么会轮到我呢?又再说了,如果我真的达到了你所说的人臣之极,那么又怎么会饿死呢?
这个看相先生看着周亚夫,笑了笑,指着他脸上的一条纹理说:你脸上有纵纹入口,这是饿死的原因所在。
听了这话,连我这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都替周亚夫可惜了。可惜的是,那时候没有整容医院。如果换成是现在,对于爱美的人来说,脸上有条纵纹直杀向嘴边,那也是大煞风景的。再怎么样,也要砸锅卖铁跑去韩国把它整掉!
可偏偏是,周亚夫没办法消灭脸上的那条不祥纹理,更传奇的是,他全被看相的说中了。三年后,周胜之因为杀人被夺爵了。那时,刘恒不知何故,突然念起周家的好。他为了不使周家这个爵位打水漂了,便决定从周勃的贤子中选一个为侯。理所当然的,周亚夫便被选中封了侯。
或许是,周亚夫早就被刘恒看中,才会有以上被封侯一举?我想,真正的原因,只有鬼才知道。
让我们再次回到细柳营现场,看看周亚夫是如何上演这场出尽风头的大戏的。周亚夫的都尉拒绝了替皇帝开路的仪仗队长后,刘恒就被卡在了军门外。没办法,刘恒只得派使者持节前往军门诏将军。
这时,蹲在军门深处的皇帝大驾光临,才传言出去开壁门。更绝的还有,当刘恒刚入壁门时,就有门士上前警告:将军说了,在军中不得驱驰!
门士这番话让刘恒吃惊不小。不过,既来之,则顺之。他只好勒着马儿,慢悠悠地晃。当他晃到周亚夫营前,只见周亚夫亦是一身披甲。周亚夫不脱甲,也不跪拜,只是拱手作揖说道:我一身铠甲,不便跪拜,请允许用军礼参见陛下!
整个过程,没人知道,此时的刘恒,心里已经感动得一塌糊涂。当刘恒劳军退出军营外,只见他仰天长叹:
嗟乎!此真将军矣!灞上、棘门军门简直有如儿戏!
突然之间,周亚夫让刘恒找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安全感,甚至是对匈奴作战必胜的信心。多年来,他一直寻找真正的将军,以便把这个国家托付于他。没想到的是,当他转了大半个中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周将军家门处。
事实上,我们不能责怪刘恒,刘恒更不能深切自责。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追求文学,一般都要经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界也。
如果把王国维先生这个文学三境界论,形容刘恒寻找国家良将的过程,那又有什么不对呢?
正因为有周亚夫等牛将守门防备,一个月来,匈奴只在边境继续徘徊,不敢有所进。
两军对垒,犹如俗人斗殴。明明都摆好阵势了,你不打我,那就休怪我不客气了。刘恒这下子也坐不住了,变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向边境压去!
可笑的是,当匈奴人看着汉兵逼来,二话没说,这帮抢劫犯全部一溜烟地跑了。汉军也不强追,也随即撤军了。
到此为止,刘恒总共被匈奴骚扰了三次,次次都损失惨重,无语对苍天。
孟子说,内无贤士,外无敌患,国常常是要灭亡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刘恒也不全是损失。因为匈奴狼屡屡进犯,教会了他怎么去做一个对得起天下苍生的好皇帝。
特别是近些年来,国无良将这四个字,像针刺心头,无不倍感痛彻。他以为,这辈子不可能完成对国家良将的培养了。恰恰是,军臣单于的此次进犯,让他找到了一个可以托付汉朝未来的良将,这个人,当然就是周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