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沉没(第7/9页)

可能有人要问,孙坚怎么跟姓袁的搞到一块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能这样说,这都是时势逼出来的。

情况是这样的,孙坚出兵时,很缺粮食,于是到处找粮。最后他发现,南阳郡那地方富饶,有数百万人口,粮食很丰富,就把军队开到南阳郡找粮。

孙坚先是好声好气跟南阳郡郡长张咨说话,但那家伙语气特硬,拒绝提供粮食。没办法,只得把他当场杀掉,跟后将军袁术会合。就这样,姓袁的趁机攻下南阳郡,据为己有。

当然,袁术占有南阳郡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向孙坚提供粮草。

可我们也是知道袁术这个人的,他才浅志大,整天都在做皇帝梦。有人在背后这么一搞,袁术怎么都觉得,破坏他皇帝梦的,不是袁绍,反而像是孙坚了呢。

于是袁术决定,不再向孙坚提供粮草,断他后路,让他自生自灭得了。

孙坚听到这个消息时,大吃一惊。娘的,打了胜仗,没有成就感,竟然还生出这么多事。袁术如果不供粮草,难道让他喝西北风伐董卓去?

孙坚坐不住了,立马去见袁术。

俩人一见面,孙坚单刀直入,愤愤然地对袁术说:“我上报国家、下为将军您报仇,您竟然听别人挑拨离间,要断我粮草,这是干啥呢?”

袁术一听,羞愧得无地自容。

袁家那五十余口人,可是被董卓杀的。人家老孙厚道,为国家、为袁家在那里冲锋陷阵,他却在这里听风凉话,怎么觉得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俩人又推心置腹地谈了一下,最后袁术告诉孙坚,你回去吧,你把我的事当成你的事,自然你的事也就是我的事了,我马上就给你恢复粮草供应。

孙坚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于是就回去了。没想到一回到军营,就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董卓派人问候他来啦。

太阳简直要从西边升起来了。

当然,太阳要从西边升起来,肯定也是假太阳。董卓派人来是没错的,不过问候是假,谈条件是真。

董卓使者这样告诉孙坚:只要你改变立场,站到老董这边,老董马上就跟你结为亲家。还有老董也放话说了,这事如果谈成了,可以把孙家子弟的名单列出来,马上就封他们为州长及郡长之类的官。

孙坚差点没晕倒。

他马上一字一腔地告诉董卓使者:麻烦你回去告诉姓董的,老子恨不得灭他三族,他还有脸跟我谈亲家。让他有多远,滚多远去。

要让董卓自己滚,那得靠实力的。接着,孙坚也以军事行动告诉董卓,什么叫实力,什么叫硬汉,于是把军队开到了大谷。

大谷,即今天的河南省偃师县西南。此地距离洛阳城只有九十里。九十里,也就是一箭的距离。

人家都把火烧到眉毛上来了,董卓只有一战了。

这次的战场很特殊。董卓迁都之前,早已派人将洛阳城的皇陵全挖了个遍,死骨留下,珠宝被他叫人先带走了。没想到孙坚要跟他决战的地方,就是这些被他挖了个遍的皇帝墓园之间。

在一个道德不能占据制高点的地方决战,董卓输了。他一败千里,放弃洛阳,撒腿就跑。孙坚乘胜追击,进入洛阳。接着,他再度出击,追杀董卓。替董卓殿后的是他的爱将吕布。吕布抵不住孙坚攻势,再败,也跑了。

什么人中吕布,现在应该改了。就叫,马中赤兔,人中孙坚。

董卓这一路被孙坚打得够呛,一路逃跑,马不停蹄地跑进了长安。他一进长安城,就把一个人拖出去砍了解气。

知道这人是谁吗?他就是当年曾经征召董卓的张温。

当初,孙坚是张温亲自向灵帝刘宏点名的参谋。那时,孙坚就强烈建议张温把董卓杀了,偏不听。现在肯定后悔了,可是什么都来不及了。

然而,董卓刚杀了张温,气还没消,更来气的事情又冲他来了。

董卓撤退时,就曾经吩咐朱俊留守洛阳。可我们都知道的,朱俊跟董卓不是同一条道的。董卓前脚一走,朱俊后脚就跟关东诸位英雄对上暗号了。

但是后来朱俊认为,洛阳城都被董卓烧得不成样了,再回来也没意思了,于是就移师他处去了。

说到朱俊,不得不说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当然就是皇甫嵩了。

当时,董卓一纸诏书,皇甫嵩不听诸将意见,进洛阳城了。果然不出众人所料,他一进洛阳城,就被董卓扔进了监狱,准备诛杀。

在关键时刻,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寿,跟董卓关系较铁,跑去求情,没有被杀。于是,王允率领众人去长安时,皇甫嵩也随军去了,还被任命为中丞御史。

董卓到长安城时,皇甫嵩曾出来迎接,董卓还当众笑道:“义真,你怕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