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山岩陆战战略失败:日军再次陷入生死局(第7/8页)
要实施诱敌深入的战略,需要的恰恰是一支铁军,它必须始终有坚定的信念、高昂的士气和严明的军纪,全军上下一心,令行禁止,知道是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只有这样,将士们才能明白撤退不是为了保命,只是为了更好地歼灭敌人,因而才能做到说前进就前进,说后退就后退,说待命就待命,撤退井然有序,作战不留破绽,令敌军抓不到空当。
而库罗帕特金手里的俄军已经不再是这样一支军队了,尽管这批“虔诚的灰色牲口”曾经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但与百十年前相比,俄军最大的变化就是出现了一批不再合格和称职的干部,他们已经官僚化,伴随着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末路,长期压在他们肩上的要为君主和国家负责的压力松懈了,同时又不需要向人民负责,于是便在军中贪图安逸、丧失斗志、腐化颓废、奢靡堕落。而当他们的头脑中只是装着后方还有百万大军、数亿人口和几千公里的战略纵深时,他们关心的不是如何誓死战斗到底,而是如何走门路调到军需部、宪兵队或者各种行政机关去继续当“神仙干部”,总之只要不上前线去哪里都行。而没有门路被迫留在前线的干部们自然内心不平衡,对战事冷漠,却在坚持那些可笑的“原则”。比如有部队从欧洲千里迢迢调到前线,却被他们吹毛求疵衣着不符合标准,令他们折返到数百里之遥的后方去换装,战斗打响后,主要工作就是不断向总司令部报告“险情”,不断要求增援,为早日撤退“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
干部们如此没有斗志,却要求士兵服从空洞的“爱国主义”高调,最后造成的后果自然就是将士越来越离心、士气越来越低迷,在战场上的“失踪”人员越来越多,他们其实就是逃兵。奉天会战伤亡的9万人中,其实有3万人是被俘和“失踪”,战场上甚至还出现过九个士兵抬着一个伤兵往回跑的奇景。
这就是说,诱敌深入的战略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只是这支俄军,这支曾经的铁军,曾经的王牌部队,竟然连他们最传统的诱敌深入都打不出来了!库罗帕特金不是被大山岩打败的,是被他的领导和战友打败的,俄国不是被日本打败的,是被俄国打败的。从事实上说,他们曾经制定过直击日军死穴的战略,原本有机会一举置日本陆军于死地,甚至有机会一举灭亡日本,替尼古拉二世去实现那“黄俄罗斯梦想”,然而就是他们自己亲手丧失了这种机会。
自此之后,俄国纵使有百万之兵,有上亿人口,有千里战略纵深,又有何用!
尼古拉二世在他的皇宫里下达了免去库罗帕特金职务的命令,库罗帕特金即将彻底告别日俄战场,在离去之前,库罗帕特金觉得他有必要指出军中干部严重官僚化的问题。能不能改是一回事,有没有勇气指出来是另外一回事。在告别书中,库罗帕特金写道:“很遗憾,凡性格坚强、富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在俄国不仅没有擢升的机会,反而遭到排挤,反之那些没有坚强性格、缺乏信念但为人随和、对上司唯命是从的人却是得到了提拔。有三种途径可以爬上高级指挥官的位置:第一是在近卫团供职,要得到这种职位,本人必须拥有巨额财产并在京都拥有大靠山;第二是在京都参谋本部办公厅供职;第三是在宫廷供职。换言之,豪华饭店、圣彼得堡办公厅和宫廷侍从室就是大多数俄军长官发迹之地,不论他们干过什么事,何等玩忽职守、刚愎自用和不学无术,不论他们对军队提出过何等荒谬的要求,他们仍能官居要职。”
在库罗帕特金黯然离开的同时,大山岩也远远无法兴奋起来,他在奉天会战中用上了日本全部的陆军,竭尽全力,但是还是让俄军冲破包围圈而逃走,还是没能打成决战加歼灭战,这很令大山岩意外。自辽阳会战以来,他虽然取得了每次会战的胜利,一直在攻城略地和步步向前推进,但一直都只是对俄军打成了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大规模全歼俄军的战略胜利并没有实现,更别说攻入俄国本土了。正是由于一直都没有办法取得具有战略意义的压倒性胜利,在取得一场场会战胜利的同时,也标志着日本陆军速战速决的战略已经彻底失败了,日本不得不接受无法通过陆战就迫使俄国签订条约主动求和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自开战以来所有的陆战,包括以人肉挡机枪的旅顺之战,都失败了。
这个失败是彻底的失败,因为奉天会战投入了全日本25万兵力,伤亡就有7万,伤亡率接近三分之一,短时间内无法再发动大规模作战。即使知道俄军就在四平,也无力再北上,更加可怕的是,日本陆军还没有斩断俄军反扑的愿望。他们虽然也一时无力南下,但还可以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不断增加兵力和补给,等到有了实力再来反攻,日本国内已无陆军,只要这种情况出现,日本将陷入巨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