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保皇会的勤王谋略(第20/21页)
[157] 1900年8月27日《与同富书》,《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80页。
[158] 冯自由:《革命逸史》第2集,第31页。
[159] 1900年4月4日《与梁子刚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12页。
[160] 唐才质:《自立会庚子革命记》,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92页。关于黄忠浩与自立会的关系,各种记载不一,唐才质《自立会庚子革命记》:“唐(才常)以松坡在同学中年龄最小,不欲其担负艰巨,即备一函,嘱赴湘见黄君忠浩,面商机要。黄君原在湖南训练新军,亦为同志,此时已奉令移鄂,认为此种革命,目的虽对,方法不行,结果使许多青年志士,白白牺牲,未免可惜,于是挽留松坡,暂住家内,从长计议。”吴良愧《自立会追忆记》:“前军统领以前本另有人,后来调动,拟定以张之洞威字营统领黄忠浩为前军统领。……以前他并没有参加自立会,及至移驻龟山后,自立军右军统领沈克再三向他劝说,他才承认加入。当时克天天过江找他谈话,经常从早到晚,一连说了有一个星期,方才得到他的允许参加自立会。”(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106页)刘成禺《世载堂杂忆》则记为:“予与(戢)元丞,首谒洪山忠字五营统领黄忠浩,元丞说其响应。时张通典伯纯在座,即止之曰:汝幸在黄泽生处言之,在他处殆矣。此何等事,而随便商议乎?真洋学生也。”(第153—154页)不过,康有为拟定的勤王方略,一直对长沙的黄忠浩部寄予厚望,他指示韩文举随陈翼亭正军行动,也是因为韩氏“通长沙人士,又解言语,又识黄、熊二将”(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12页)唐才常准备发难时,“泽公来此一次,意殊关切”(《唐才常致沈荩书》,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320页)。所以“当于荫霖讯知自立会下层干部为威字营中人,因而转脸向黄忠浩说道:‘一拿是你黄中书营内人,再拿又是你黄中书营内人,然则你黄中书营内占得好多份子呀!’黄答道:‘不但中书营内人在会,应请中丞办,就是中书也在会,也请中丞办!’”后因张之洞庇护,才免于追究(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110页)。周善培则称,正气会成立时他建议运动湘军将领,并举黄忠浩、熊希龄出面联络。唐才常答道:“泽生是只知道忠于国家,不分别西太后和光绪皇帝谁是谁非的。秉三是赞成变法的,但是想作官,不是革命的。”(《旧雨鸿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编:《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
[161] 1899年10月2日《复李腾芳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90页。
[162] 1900年3月20日《致康南海先生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05页。
[163] 1900年4月4日《致康南海先生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14页。
[164] 1900年4月12日《致南海夫子大人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17页。
[165] 1900年4月29日《致雪兄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39页。
[166] 1900年4月29日《致南海夫子大人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31页。
[167] 1901年7月5日《康有为致谭张孝书》,谭精意供稿,阮芳纪、黄春生、吴洁整理:《有关保皇会十件手稿》,《近代史资料》总80号,1991年1月。
[168] 1900年3月13日《与夫子大人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199页。
[169] 1900年5月19日《陈国镛致谭张孝书》,《有关保皇会十件手稿》,《近代史资料》总80号,1991年1月。
[170] 1900年6月27日《致叶湘南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37页。
[171] 1900年11月26日《康有为致邱菽园书》,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330页。
[172]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32页,原初稿批注。
[173] 1900年11月26日《康有为致邱菽园书》,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330—332页。
[174] 《致徐勤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05页。
[175] 1900年6月5日《致徐勤等书》,《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02页。
[176] 《致办事诸子书》,《康有为与保皇会》,第154页。
[177] 1900年11月26日《康有为致邱菽园书》,《自立会史料集》,第331、333页。
[178] 康有为致邱菽园书,汤志钧《自立军起义前后的孙、康关系及其他》,《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