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第3/5页)

话说人生离合聚散,冥冥中皆有定数。有缘者千里亦成姻配,无缘者终至劳燕分飞。燕青虽在情势所逼下重生反意,应允了加盟龚定国、楚红的义军,却到底未能在山寨里待得长久。前后加起来总共也就三四个月的光景,即与他们分道扬镳了。

究其原因,又非可一言蔽之。

当时龚定国、楚红邀请燕青加盟,态度确实都非常诚恳。但对于燕青加盟后可能产生的问题,谁都没有事先想到。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座次的问题。以文韬武略、内政外交上的才干和在江湖上的名声威望而论,山寨当以燕青为首无疑。但这支队伍乃是龚定国与楚红拉起来的,忽然改由燕青坐大,就有许多关系不好处理。

这个矛盾倒还好说,燕青本不是个争权夺利之人,坐第几把交椅他并不会计较。而接下来暴露出来的一个问题,便不那么容易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燕青与龚定国、楚红三个人之间的感情关系问题。在此之前三个人都忽略了这件事,但当燕青与龚定国、楚红在山寨里朝夕相处得时间长了,一种尴尬的局面便不可避免地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在楚红的眼里,燕青和龚定国都是顶天立地、出类拔萃的英雄豪杰,都是值得一个女儿家托付终身的优秀男人。可是若将两个人放到一起比较,却还是有个高下之分。龚定国具有的所有优点,比如说豪爽仗义、果敢刚强、胆大心细、疾恶如仇等,燕青无一不备。除此之外,在燕青的身上还多了一份儒雅飘逸的风流神韵,这就是龚定国所不及的了。而这一点恰恰是很能打动女孩儿的心弦的。

当初楚红对燕青一见倾心,首先就是为燕青身上焕发出来的那种难以言喻的风采所痴迷。如果没有燕青这个人存在,楚红可能会觉得此生得遇龚定国心愿足矣,然则既有燕青出现在先,便令其他任何男人在楚红心目中皆减了颜色。况且她又是曾经宋江做主与燕青定下过婚约的,因而这少女情怀便难以自拔地顽固地锁定在了燕青身上。如今历尽波劫终于又同燕青聚首,虽然不便急于倾诉衷肠,但其对燕青的亲昵眷恋,却情不自禁时时溢于言表。

这个情况很快便为龚定国察觉。

龚定国自从对楚红萌生爱意,深沉的恋情便与日俱增,却是苦于楚红在这一方面总是对他若即若离。出于对楚红的尊重,龚定国从来没有做出过强求楚红接纳他的感情的举动,他只是在对楚红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耐心地等待着楚红的回应。

龚定国能感觉出楚红对他是很有好感的,在长时间的共患难中,他认为自己也完全具备了与楚红结成人生伴侣的一切条件。然而楚红在感情上却始终与他保持着兄妹加战友的关系,不肯再前进一步,这颇令龚定国苦恼和不解,搞不清其中的障碍在哪里。

燕青进入山寨后,龚定国十分敏感地从楚红对燕青的亲昵态度上找到了答案:原来楚红的意中人乃是燕青!

这个发现,对龚定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打得他魂不守舍,苦不堪言。任他龚定国再是一条襟怀坦荡的汉子,面对着一个强劲的情敌,相处起来也很难做到自然和谐。龚定国尽量控制着不让自己的情绪表露出来,有时遇到楚红与燕青在一起谈话,便有意地回避开去。这就使得他与燕青之间产生了一层无形的隔阂。

这种情形被楚红觉察出来,亦使楚红陷入了苦恼中。龚定国对楚红的救命之恩令楚红没齿难忘,在漫长的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并肩战斗岁月里,她与龚定国之间结下的情谊也是十分深厚的。龚定国对她的一往情深,她心里非常明白。楚红极不愿意对龚定国有一丝一毫的伤害,可是如果在感情归属上选择燕青,伤害龚定国就是必然的。这可真是让她左右为难了。楚红曾经经历过多少生死关头、危难时刻,都没眼前这个问题这么棘手难解。

这道难题既无法与燕青商量,也无法与龚定国商量,又不能装作视而不见,束之高阁,究竟该如何是好呢?

燕青是何等聪慧之人,面对这两个人的言行,岂能窥不出缘由?其实从上次的偶然遭遇时,他便看出龚定国与楚红的关系非比寻常。及至听了龚定国搭救楚红的一系列经过,就更感到楚红的命运与龚定国已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因此当时在谈话中就很注意分寸,绝口未触及他和楚红的关系问题。

此番落脚山寨后,他从楚红的言语举止上,明显地感受到她对自己是深情如故,眷恋依然。燕青觉得这实在是弥足珍贵,心中十分欣慰温暖,亦萌发了与其再续前缘之意。然而考虑到龚定国与楚红的特殊关系,燕青告诫自己须谨慎行事。

果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龚定国对他的态度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燕青认为这是个很不好的征兆,发展下去迟早会将矛盾公开化。矛盾一旦激化到那种程度,不仅将会把楚红逼到进退维谷的窘地,而且会危及整个山寨的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