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3/3页)

现在他看中了一个人选,就是通过汴京保卫战脱颖而出的李纲。

李纲其人德才兼备自不必说,就凭他赫然海内的抗金名将声望和曾任朝廷一品大员的堂皇资历,便无人可与争锋。黎民百姓对李纲的倾心仰慕有目共睹,就连禁军兵将,提起李纲亦莫不肃然起敬。拥有了这等人脉,岂能不一呼百应?所以早在离开汴京前,索天雄便已看好了李纲。但此念当时对李纲无从谈起。当时李纲正圣眷优渥,权倾朝野,策动他背反朝廷,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眼下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了。李纲横遭贬窜的消息经打探已得到了证实,希望之光于是在索天雄面前熠熠闪现。舍生忘死为国纾难,忠心耿耿建立奇功,得到的回报却是冷酷流放弃如废履,这事放到谁身上,都免不了心寒齿冷。在这种情况下与之沟通,显然便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固然,多年作为朝廷命官,李纲的忠君思想必定十分深厚,他未必会因一时受挫而生异心。但起码可以肯定,这种极不公平的境遇,将使其产生严重的苦闷、彷徨和愤懑情绪。这便使得对李纲的说服争取,从几乎毫无可能变得具备了某种希望。

既然存在可能,那便不妨一试。这是促使索天雄滞留江南的另一个原因。

策反李纲事关重大,无论成与不成,皆万万不可泄底。所以除了索飞春,这个计划索天雄不曾向任何人吐露。

索天雄还有一个更隐秘的构想,这连索飞春也不知道:如果策反不成,在必要时,拟对李纲予以劫持软禁,对外则假李纲之名号令天下。这个做法很不义气,很不道德,很不够朋友,很不光明正大。但若万不得已,只能舍小义而全大义。

另外,赴潭州见过李纲后,索天雄打算托朋友将索飞春安置于稳妥处,隐姓埋名,择婿出嫁,从此不再让索飞春参与他的活动。因为在未来的行动中,他将由地下转入地上,从幕后走向前台。而一旦公开活动起来,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欲做惊天事,必冒弥天险,他不想让唯一的骨肉介入这场性命攸关的破釜沉舟之战。

总之,为了启动蓄谋已久的猛虎出山大计,索天雄在这段时间里做了方方面面的缜密考虑。可是有一个很要命的问题却没引起他的重视:他的身体已经出现了大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