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5/10页)

“203师?”军官狐疑地看我一下,低头查看起电脑来。

“哦,我们有几个一起战斗过的战友在这个师。”我连忙说道。

“有,203步兵师一团还缺一些士官,你就去他们那里的基层连队去吧。这个小伙子,我看看,就到一团一营电子对抗分队去吧。你们看怎样?不过他们那里现在非常艰苦,你们两个要有心理准备。”

军官猫着腰看半天电脑,然后关切地问我。

“我们就到203步兵师一团去。”

我看江垒同意后转头对军官说道。

几分钟后手续办好,发了新的身份牌和介绍信。这身份牌不过是块用钢印压上姓名、番号、血型、士兵代码等等信息的金属牌。

203步兵师一团的防区在37号地区,离我们这有大约七公里路。我和江垒背着挎包就步行出发。

一路上我们都在钻山洞钻坑道,沿途被岗哨检查了无数次。

看来我们的工程兵真是了不起,整个大山都被他们变成一个巨大无比的防御阵地。到处都是沿山开凿的坑道掩体和贯穿各地的隧道,掩体外面都有防子母弹的斜面沟槽,上面全部披挂着伪装网布,重要的隧道坑道还有钢结构支撑件加固。一路上我们看见无数炮兵、防空兵阵地,全都深深地依托隧道根据周围的景物进行了战场隐蔽,只有走到非常近的地方才能发现。而且有些阵地根本就是工程兵伪造的,经过的时候如果不仔细看还真认不出来。

一路上我们不断听见防空高炮射击的声音,防空部队大概在忙着拦截敌人的战场无人机和撒布弹药。

装备着坦克和装甲车的机械化部队都隐藏在四通八达的隧道深处,我们看到一些88C型和少量99式主战坦克。

“这该是我们的主力装甲部队。”江垒悄悄说道。

中午时分我们终于到达位于山南麓的37号防区。

在一个标识着参谋处的坑道隔间我们等着接待人员。低矮阴暗而且潮湿的坑道陈设非常简陋,墙角的坑道支撑木上面钉着一排钉子,上面挂着毛巾、衣服、防毒面具等东西。墙角有一个弹药箱,上面搁着充当烟灰缸的空炮弹壳。

|6-7|

过了几分钟,一个光头戴着眼镜,穿着野战服约三十多岁的参谋风风火火地钻了进来。我们连忙弯腰起立敬礼把介绍信递给他。

“对了,还没吃中饭吧?就在团部解决吧,下去以后伙食可没这么好了。任团长刚到师部去,晚上才回来。不过你们的具体单位我现在就能落实。”

参谋见我们没有吃饭连忙拉着我们坐下,叫士兵给我们弄来午饭。

“卫悲回同志,你到一营三连去。小江就到一营电子对抗分队,这个分队刚成立。过一会我就带你们到各自的连队报到。我给一营和三连打个电话。”

得到我的赞成后,参谋就急忙拿起电话联络。

“我们师情况不太好,前一段时间作为城防东线的预备队估计损失还是比较大的,现在正重新整编。”这个参谋边拨电话边向我们介绍团里的情况。

吃过午饭,我们被带到团物资管理部门,按各自的规格各领一套野战服装、背囊、皮带、钢盔、鞋子等单兵装具。接着我们来到武器装备管理部门领取81式自动步枪、弹匣、刺刀等东西。全部穿戴装备好后跟在这个参谋后面向一营出发了。

一营的驻地离我们这大约有一公里的距离。

沿着大约有四五米深的坑道,我们蜿蜒辗转来到一营营部。

一营的营长、指导员都在,江垒先向营长报到。

大家说几句话后,我和江垒道别,他答应有空再到三连来找我。

三连的驻地不远,弯腰顺坑道走了三百多米我们来到三连。

“这里是三连二排的防区,前面是连部、勤务班、通信班和连重火力排的驻地,再过去依次应该是特种排和三排的驻地,最远是一排的地方。”

三连连长叫田皓,是老连长,快四十了。三连也是全由预备役步兵组成,但连长指导员以下的军官们都是刚退役没多久的部队干部,这个连队前一段时间在城市防御战中表现不错。经历实战以后,他们比团里其他连队战斗力要强一些。

“前面一段时间的战斗中这个连曾作为主力投入战斗,伤亡较大,补充后还有缺编。三排还缺个排副,你就到他们排去。”

坑道里积水严重,一些地段积水都淹过膝盖,而且味道极其恶心。参谋边走边向我介绍三连的情况,手上的电筒光柱不断在漆黑的甬道里晃动。

到了三连连部,门口有个战士正蹲在旁边地上起劲地在一个纸箱子里翻腾着找东西。坑道里光线不好,他几乎把脑袋塞进箱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