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战后(第6/11页)
想着想着,下了一座大山,走进一座群山环抱的小村子。这村子很小,只有稀稀疏疏的十多间茅屋。匪首传令在这里住下,霎时间,几百人一哄而散,打门的打门,跳墙的跳墙,抢东西,拉稻草,拿锅灶,抱柴米,捉鸡鸭,闹得整个村子鸡飞狗跳,混乱不堪。
黄自心抢东西去了,莫水生和莫大桥等几个人,靠在山坡上的树根边休息。大家都疲倦得抬不起头,往地下一歪就打起呼噜来了。只有水生却怎么也合不上眼。忽然,村边传来一阵凄惨的哭声,三四个土匪拉着一头牛,走过晒坪来。后面跟着一个披头散发的老太婆,拽着一个土匪,狂叫着:“要命呀!要命呀……”其余两个立即过来,捉住老太婆的一双手,用力一拖,把老太婆摔出一丈远,那凄厉的哭声,把水生的心都撕碎了。
小坪子上的土匪七手八脚地把牛宰了,顿时,你一块,我一块地把它抢个精光。
黄自心也抢了一块牛肉回来,煮着吃。吃完以后,慢慢地擦着油光的嘴,得意扬扬地说:“水生,好好在这里干吧!共产党的天下没多久了。你不是很瞧得起黄坚吗?不瞒你讲,黄坚已经投降了,再过两天,黄山村的民兵也要全部投过来哩!”
水生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惊异地问:“哪个讲的?”
黄自心打点着睡觉的地方,头也不抬地说:“我亲眼看到的。刚才已把黄坚送到司令部来了。好好睡一觉吧!不信,明天你自己去看。”
杂乱的声音慢慢静下来,黄自心也很快地睡着了。水生却眨巴着两只熬得酸痛的眼,不能入睡。月亮已经升到半空,一会儿被浮云遮住,一会儿又钻了出来。淡淡的白光,洒遍了整个山沟,显得十分凄凉。这是一个多么容易引人回忆往事的月夜啊!黄坚呀,黄坚,你是一个多么英雄的人物,你会投降土匪?不,不会!绝对不会!
记得一年前的一天夜里,也是同现在差不多的一个月夜。不过,那是令人一辈子也不能忘记的一个振奋人心的月夜。正当黄山村的人们沉浸在甜蜜的酣睡中的时候,忽然,不知是谁说了一句:“黄坚回来了!”于是,整个山村沸腾了起来,人们一个个揉揉眼睛从床上爬起来,打开大门,互相招呼着:“喂!黄坚回来了!”人们像雨后的细流归入大河似的汇集到一个大晒谷坪上。
人们静了下来,只见一个高大的青年站到一块石头上。他的装束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腰间系了一条灰布制的子弹袋,上面插着一支闪闪发光的驳壳枪,那就是黄坚。旁边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背着一支大枪和一支马枪,不用问,是同黄坚一起来的。
黄坚开始讲话了。他说:“叔伯兄弟们!我们的苦日子快结束了!解放大军已经来到湖南长沙,不久就会到我们这里来。今天,我代表桂北游击队回村上来给大家讲一讲国内外形势……”于是,他从国外谈到国内,从淮海战役讲到强渡长江天堑。国民党军队怎样节节败退,仓皇南逃,解放军怎样势如破竹,解放了大半个中国,讲得真是有声有色,听的人无不点头赞叹。水生更是感到句句新奇。
第二天早上,黄坚不见了。村上却家家户户在谈论着昨天晚上发生的事。从妈妈那里,水生才知道了黄坚是个什么样的人。
原来,远在三年前,黄坚还在桂林一个中学里读书时,就开始参加了反对国民党打内战的学生运动。有一天,有两个特务去捉他,他刚刚从寝室里出来就给拦住了。特务问他:“黄坚在这里住吗?”他一看不对,就急中生智,不慌不忙地望着那边的展览室说:“找黄坚?好,跟我来吧!他到展览室去了。”那两个特务听说,立即做了分工,一个守着宿舍,另一个就跟着黄坚去。展览室的人很拥挤,黄坚带着特务在人群中四处张望,忽然,黄坚指着远处的一群人说:“那不是吗?”并随口叫道:“喂,黄坚,有人找你!”几个人同时回过头来。特务立即抢上前去,问:“哪个是黄坚?”那群人哈哈大笑着说:“刚才和你一起的不是黄坚吗?”那特务突然醒悟过来,立即转身夺门而出,可是黄坚已不知去向了。
这次回到村上,公开与群众见面,还是三年来的第一次。不过,三年来,有关他的传闻,村上倒是经常不断。
又过了几个月,解放军以排山倒海、秋风扫落叶之势,从湖南向广西进军。当村上的人们欢欢喜喜,而地主恶霸们终日惶恐的时候,村上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游击队要打乡公所了。
事情发生在一个傍晚,那时,乡公所的十多个喽啰,正围在院子里听乡长训话,突然有两个武工组同志,出现在门口的岗哨身边。哨兵把嘴一张,正要喊叫,一支手枪对准了他的眼睛,并低声命令着:“莫喊!”哨兵再不敢动了。另一位高大的青年,一个箭步跳到院子正中。乡长一回头,正欲拔出手枪,可是,早已一声枪响,他的脑袋已经开了花。那个高大的青年人随即舞动手枪,向那十多个喽啰发出威严的命令:“举起手来!缴枪不杀!”霎时间,一大群武工组的同志端着枪进入了院中。那帮喽啰只好乖乖地放下了武器。十分钟后,武工组已转移到附近的山上去了。消息很快就传开了,那位打死乡长的青年就是黄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