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5/14页)

稍纵即逝的快乐。

马明玉:“唉!你说咱俩儿这个命啊,我哥哥不知啥时候能回来,你们连天地还没拜呢,我呢,唉!不说我了,还是说我哥哥吧,这日本人打不走,我哥哥他……”

徐兰香何曾心中不愁:“日本关东军又向山里增兵了,吉林市好多满军都调去了,组成讨伐队,我去过山里,这大雪天,义勇军缺少给养……真让人担心啊!”

马明玉想到在冰天雪地战斗、奔波的哥哥,心里揪成一团,接踵而来的又一件事儿,使她的思想负担更加沉重了。

这天,两个孩子从家里回来,说出一句话,让马明玉震惊。在马明玉回到娘家,两个孩子一如既往的在两个大院之间串玩,马明玉明里好像不过问郑家大院和丈夫,暗地时刻都惦念着,好多情况和信息,都靠孩子从中传递。

“啥,你爹出远门了,他没说上哪儿?”

女儿尚小,儿子谈吐清晰,述说能力比较强:“姑姑说,我爹起早走的,带着队伍去山里打马胡子……”

马明玉想到徐兰香说新组成的讨伐队,心头发颤,身子发冷。

儿子:“姑姑说,我爹走时,让姑姑告诉我和妹妹,在姥爷家听姥爷和额娘的话……”

马明玉焦急地:“你姑姑还说啥了?”

儿子想了想:“姑姑说,我爹这一去,不一定啥时候能回来。”

马明玉一屁股坐在地上,愣怔着,泪水无声地流下,喃喃地:

“这个没良心的,他把我撵回来,他……他走了……”

儿子和女儿蹲在母亲身旁,摇着母亲肩膀:“娘,你说谁没良心啊?”

马明玉醒过腔来,推开孩子,欲要回郑家大院,找小姑子问个明白,没等走到院门口,她停住脚,小姑子那样对待她,能把实情告诉她吗?她丢了魂似的,返身来到客厅,给徐兰香打去电话,让徐兰香打探下丈夫的情况。

傍晚,徐兰香风风火火地来了,把马明玉拽到一边,她通过满军中熟人,打听到,郑永清和他的全营士兵,确实被编到讨伐队,开赴蛟河一带前线,那里正是义勇军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她说到这儿,沉吟,思忖着,最后还是说出来,起初郑永清所在营,不在讨伐队之列,是郑永清越级请求,本来满军士气低迷,畏惧义勇军,第二军管区司令部,见郑永清主动请缨,大加赞赏,立即准予。

马明玉冲口说:“哎呀,他是不是去找我哥哥报仇啊?”

徐兰香不解地:“报仇?你哥与他有啥仇啊,再说了,他俩儿从小一起长大,一同去的讲武堂,又都是老东北军的人,好的如亲兄弟,就是有点误会,也不至于……”

马明玉:“你是不知道他们老郑家的人,一个个都像一根筋似的,咬住个死理,八匹马都拽不回来,他们哥俩儿认定我公公的死是我们家……他这是不能跟我爹明着来,把气撒在我哥身上。”

徐兰香也担忧上了:“不能吧?”

郑永清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内心又是怎么想的,无人知晓。不过,正如马明玉所料,他是冲着马明金而去,这点毋庸置疑。第二军管区把所辖区域义勇军及各反满抗日武装的活动情况,下发到连级,马明金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满军所谓的战报中。近日战报说:马明金为首的大宗匪患,分成小股,向牡丹江方向流窜,关东军与满军组成讨伐队,已将马明金围困在敦化黄松甸子一带,正合力歼灭。郑永清在这种时候提出前去参战,第二军管区司令部高兴,但日本人生性多疑,现任护卫团日本指导官兼团长的山田,直言不讳问郑永清,两军交战,阵前若碰到马明金,将如何面对。郑永清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他是满人,欣悉满洲国将要成为满洲帝国,执政即将登基为皇帝,作为清室后代,他应该做出表率,以报皇恩。见山田将信将疑,他又说,不想长时间屈尊营长一职,对不起寄希望于他功成名就,极力想恢复大清的阿玛,所以说,他做梦都想升迁,不单单官复于团长,而是更高的职位,他知道要达到目的,必须有所表现。

山田还是有些捉摸不定,向酒井做了禀报。

酒井对郑永清在其父去世后的所作所为及消沉情绪,了如指掌,即便不通过儿子次郎,郑心清常与次郎结伴回来,他以关怀的口吻,问下心地单纯的干女儿郑心清,一切都清楚了。联想起郑永清把太太撵回娘家,现在又提出为报效皇帝,立功心切。想必他是内心想为父亲报仇,嘴上又不明说,满人都是这么爱面子,郑廷贵不就是个典型吗!假如郑永清真的是寻找马明金,公报私仇。他坐山观虎斗,何乐而不为呢?为了不出意外,他命令山田另带一营兵力,与郑永清同行,指挥监督郑永清,发现郑永清图谋不轨,果断处决。他心中还有一个卑鄙的计划。倘若伺机除掉郑永清,郑家大院的所有,包括郑心清,终有一天顺理成章归于他酒井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