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最后几天的和平日子(第20/24页)
他们现在应该告诉德国政府说,他们已经知道了我们给德国政府的最后答复;而且还应当证实,他们已经接受了直接谈判的原则。这话最好是由他们自己直接告知,否则就通过我们告知。法国政府耽心德国政府会利用波兰政府方面的沉默。
哈利法克斯勋爵对于他的波兰盟友仍然感到不放心,过了不到两小时,也就是午后一点四十五分的时候,他又给肯纳德拍去一份电报:
请立刻转告波兰政府并劝告他们:既然他们已经接受了直接谈判的原则,便应当立即指示波兰驻柏林大使告知德国政府,如果德国有什么建议,他随时准备转致本国政府,以便他们能立即考虑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便及早讨论。
但在这份电报发出之前不久,贝克为了回答半夜那个demarche,已经用书面照会通知英国大使,波兰政府「证实准备——同德国政府直接交换意见」;除此之外,他还曾口头向英国大使保证,他定将指示利普斯基去会见里宾特洛甫,告诉他「波兰已经接受英国的建议」。肯纳德间贝克,利普斯基如果接到里宾特洛甫交来的德国建议时将怎么应付。这位外交部长的回答是,他不打算授权给他的柏林大使接受这种建议,因为「鉴于过去的经验,这种建议很可能附有最后通牒之类的东西」。贝克说,重要的是重新建立接触,「然后再就谈判的地点、人选以及谈判的基础等细节进行讨论」。根据这位一度亲德的波兰外长所提到的「过去的经验」来讲,他这种看法是不无道理的。据肯纳德在电报中向伦敦报告,贝克还说:「如果德国邀请他去柏林,他当然不去,因为他不想去受哈查总统所受的那种接待。」实际上,贝克给利普斯基的指示和上面所说的不完全一样。他并没有让利普斯基去对德国人说,波兰「接受」了英国建议,而是要他说波兰「正以赞成的态度考虑」英国的建议,并且「最迟不出数小时」即将作出正式答复。贝克给利普斯基的指示还不止于此,这一点德国人是知道的,因为他们掌握了波兰人的密码。
由于一个我们不久就会明白的简单而充分的原因,德国人并不急子接见那位驻柏林的波兰大使。当时已经为时太晚了。午后一点,也就是收到华沙发来的电报指示几分钟以后,利普斯基就去求见里宾特洛甫,说要传达波兰政府的一个照会。一直等了两三个小时,他才接到威兹萨克的电话,后者代表德国外交部长问他,是作为全权使节还是「以某种其他身份」前来会晤。「我回答他,」利普斯基后来在他的最后报告中说,「我以大使的身份请求会见,递交我国政府的一项声明。」
接着又等了很久。午后五点,阿托利科来访里宾特洛甫,说「领袖迫切希望」元首接见利普斯基,「至少要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为避免最后的决裂所必须的最低限度接触」。德国外交部长答应把意大利领袖的这番心意「转达」给元首。在这八月的最末一天,为了设法挽救和平,这位意大利大使到威廉街来奔走,这已不是第一次了。那天上午九点,阿托利科向罗马报告说,局势「极为严重」,除非「出现某种新变化,否则几小时后战争就要爆发」。于是墨索里尼就在罗马和齐亚诺凑在一起商议,企图寻找「某种新变化」。他们商量的第一个结果是,齐亚诺打电话告诉哈利法克斯说,除非能给希特勒送去一个「相当大的好处:但泽」,否则墨索里尼就不能出面调停。可是这位英国外交大臣没有上钩。他告诉齐亚诺,目前最要紧的是先通过利普斯基在德国人和波兰人之间建立直接接触。
于是,午前十一点三十分阿托利科到德国外交部去见威兹萨克,告诉他,墨索里尼正在同伦敦方面进行接触,建议以归还但泽为解决德波问题的第一步,但是领袖需要一定的「时间宽限」来完成他拯救和平的计划。在此期间,德国政府能不能接见一下利普斯基呢?
利普斯基要求接见之后足足等了五个多钟头,在午后六点十五分的时候,里宾特洛甫才接见了他。会见的时间并不长。这位大使虽然疲惫不堪,而且心力交瘁,但是举止不亢不卑。他向纳粹外交部长宣读了一份书面照会。昨夜波兰政府从英国政府方面获悉,英国政府曾与德国政府就波、德两国政府进行直接谈判的可能性交换了意见。
波兰政府正以赞成的态度考虑英国政府的建议,并将于未来数小时内对此作出正式答复。「我还声明,」利普斯基后来说,「我从午后一点起就一直在等着要递送这份照会。」里宾特洛甫问他是不是受权前来谈判的代表,这位大使回答道,「目前」他只接到指示要他传递方才宣读的照会,说毕就把那份照会交给了这位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说,他还以为利普斯基是作为「全权代表」前来谈判的。当这位大使再一次声明这并不是他的任务以后,里宾特洛甫就站起来送客了。他说,他将报告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