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征服丹麦和挪威(第7/19页)

希特勒没有答复墨索里尼一月三日的信,使这位意大利领袖愈来愈感烦恼。在整整一个月之中,阿托利科大使不断询问里宾特洛甫,什么时候可以得到答复,并且暗示意大利和英、法的关系正在改进,而且贸易也在增加。这种贸易内容之一是意大利出售战争物资,这使德国人十分恼火。他们在罗马不断提出抗议,指责意大利帮助西方盟国是不适当的。冯·马肯森大使向他的朋友威兹萨克一再叙说自己的「严重焦虑」,而后者也害怕墨索里尼的那封没有得到答复的信如果再「置之不理」,这位意大利领袖就要采取「自由行动」了——德国也许会永远失去墨索里尼和意大利了。三月一日希特勒得到了一个机会。英国宣布切断德国由海道通过鹿特丹运往意大利的煤炭运输。这对意大利经济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位意大利领袖对英国大为愤怒,同时对于马上答应设法用火车运煤的德国又热情起来。希特勒趁热打铁,在三月八日写了一封长信给墨索里尼,两天以后由里宾特洛甫在罗马亲自递交。

信里并没有对迟迟未复前信表示歉意,但是语气是亲切的。在这封信中,希特勒比以前写给他的这个意大利伙伴的信中说的话都要多。他把几乎所有可以想到的问题的看法和政策都作了相当详细的说明。这封信还对纳粹与俄国的联盟问题,抛弃芬兰人问题,以及连一个残存的波兰也没有留下的问题都作了辩解。

如果我把德国部队从总督辖区(波兰)撤走,这并不能使它得到绥靖,而只会带来可怕的混乱。教会将不能执行它赞美上帝的职能!而神甫的脑袋也要被砍掉——希特勒继续写道,至于塞姆纳尔·韦尔斯的访问,并没有什么结果。他仍然决定在西方发动进攻。他认识到「未来的战争不会轻易得胜,而将是德国历史上一场最残酷的斗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接着,希特勒就向墨索里尼示意,劝他参加战争。

领袖,我认为,这次战争的结果无疑也将决定意大利的命运——你终有一天会面对今天与德国作战的这些敌人的——我也看到了我们两国的、两国人民的、我们革命的和我们制度的命运,都已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了——

最后,让我向你保证,不管怎样我总相信,命运迟早会使我们终于并肩作战。这就是说,不管局势中的个别情况现在会怎样发展,你将同样地无法逃避这场武装冲突。我还相信,届时你将比以往更加贴近我们一边,正如同我将更加贴近你们一边一样。

墨索里尼给这封信奉承得飘飘然了。他马上向里宾特洛甫保证,他同意「在火在线」站在希特勒这一边。这位纳粹外交部长不失时机地把他的主人恭维一番。他说,元首「对于最近英国对德国从海道运煤到意大利采取封锁措施,感到异常愤慨」。他问意大利需要多么煤,墨索里尼回答说,每月五十万吨到七十万吨。里宾特洛甫爽快地说,德国现在准备每月供应一百万吨,而且提供运煤用的大部分车皮。

在三月十一日、十二日两天,他们两人举行了两次长时间的会谈,在场的有齐亚诺。据施密特博士的速记记录透露,里宾特洛甫当时极其浮夸。虽然要商谈的还有更加重大的问题,他却把缴获到的波兰驻西方一些首都的使节发回的一些外交电报拿出来给墨索里尼看,来表明「美国的滔天的战争罪行」。

这位外交部长解释说,这些文件明确地表明,美国大使布立特(驻巴黎)、肯尼迪(驻伦敦)、德莱西尔·比德尔(驻华沙)所起的罪恶作用——从这些文件可以看出犹太富豪集团的阴谋,这个集团的影响通过摩根和洛克菲勒一直达到罗斯福那里。

这位妄自尊大的纳粹外交部长胡吹了几个小时,这只有显示他一贯的对于世界大事的无知。他强调两个法西斯国家的共同命运,并且强调说,希特勒马上就会进攻西线,「在夏天打败法国军队」,在「秋天以前」把英国人赶出大陆。墨索里尼多半时间在听他说话,偶而插上一两句话,这个纳粹部长显然没有注意到话里的讽刺意味。例如,根据施密特的记录,当里宾特洛甫夸口说「斯大林已经放弃世界革命的想法」时,墨索里尼就反驳说,「你真相信这个说法吗?」当里宾特洛甫说,「每一个德国士兵都相信肯定会在今年取得胜利」时,墨索里尼就插嘴说,「这句话很有意思」。这天晚上,齐亚诺在日记里写道:

会见以后,在没有别人在旁的时候,墨索里尼告诉我,他不相信德国的攻势,也不相信德国会完全成功。

意大利领袖答应在第二天会谈时表示自己的意见,里宾特洛甫对于他可能发表怎样的意见多少有些不安。他在给希特勒的电报里说,他还得不到一点「有关这个领袖的想法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