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巴巴洛沙:轮到了俄国(第26/27页)
我从来没有看到里宾特洛甫在杰卡诺索夫到达以前的五分钟那样兴奋。他像一个囚在笼子里的野兽一样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杰卡诺索夫被请进房间里来,他显然没有猜到有什么不测之事,向里宾特洛甫伸出手来。我们坐下——杰卡诺索夫开始代表他的政府提出了需要加以澄清的某些问题。但是他刚一说话,毫无表情的里宾特洛甫就打断他的话说:「这不是现在要谈的问题。」——这个傲慢的纳粹外长接着说明问题是什么,他给了这位大使一份舒伦堡当时正在向莫洛托夫宣读的备忘录的抄件,并且通知他说,德军当时正在苏联边界采取「军事反措施」。施密特说,这位吃惊的苏联大使「迅速地恢复了镇定」,并且对于这种事态发展「表示深切的遗憾」。他把这种事态发展归咎于德国。「他站起身来,敷衍地点了一下头,没有握手就走出了房间。」
纳粹一苏联蜜月结束了。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清晨三点半,在克里姆林宫和德国外交部最后的外交仪式结束之前半小时,希特勒沿几百英里长的战线发出的大炮轰隆声把这一蜜月轰得烟消云散。
在炮击以前还有另一个外交序曲。六月二十一日下午,希特勒在东普鲁士腊斯登堡附近阴暗森林中的新的地下大本营「狼穴」中,坐在他的办公桌旁,口授了一封致墨索里尼的长信。正如在准备他的其他一切侵略行动时一样,他对他的好朋友和主要盟友并不推心置腹。总是到最后一分钟才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他。现在,在最后一刻钟,他这样做了。他的信是我们所得到的最说明情况和最真实的证据,说明他所以采取这个致命步骤的原因。这个步骤为他的未日和第三帝国的未日铺平了道路,长期以来曾使外界迷惑不解,这封信中当然也充满了希特勒惯用的谎言和遁辞,他甚至企图用这些谎言和遁辞来欺骗他自己的朋友。但是在这些谎言和遁辞的背后和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基本想法以及他在一九四一年夏天(大战以后的第二个夏天)正式开始时对于世界局势真正的——虽然是错误的——估计。领袖!
经过几个月的伤尽脑筋的考虑和令人不安的等待,我终于作出了我一生中最困难的决定,我正是在这个时候写这封信给你的。
局势:英国已在这场战争中打败了。它像一个快要淹死的人那样,抓住每一根稻草。可是,它的某些希望当然并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法国的毁灭——已使英国战争贩子的眼光不断地转向他们曾经努力挑起战争的那个地方,即转向苏俄。
苏饿和英国两国都同样对于——由于长期的战争而筋疲力尽的欧洲发生兴趣。北美联邦则站在两国后面鼓励它们——
希特勒然后解释说,由于苏联的大量军事部队在他背后,他就决不可能集结力量——「特别是在空中」——对英国进行足以使它屈服的全面攻击。实际上,俄国现有的一切部队都在我们的边界上——如果情况使我有理由运用德国空军对付英国,那也会产生这样一种危险:俄国将开始执行它的勒索战略,而我只是由于感到空军处于劣势就不得不默默地屈服于这种战略——英国将更加不愿意求和,因为它能把它的希望寄托在俄国伙伴身上。事实上,随着俄国武装部队备战活动的加强,这种希望自然会增长起来。此外,美国也将把他们希望在一九四二年获得的大量军用物资运送给他们——
因此,经过反复思量,我终于决定趁早下手,以免后患——我的总的看法如下:一、法国像以往一样是不能信任的。
二、北非本身,领袖,就你的殖民地而论,大概在秋天以前没有什么危险。
三、西班牙是不坚决的,我担心它将只是在战争结果有定局时才会参加——
五、在秋天以前进攻埃及是不可能的——
六、美国是否参战是无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它现在正在用它能够动员的一切力量支持我们的敌人。
七、英国本国的局势是很坏的;粮食和原料的供应越来越困难。进行战争的斗志只是靠希望而存在,而这些希望完全是以两个假定为基础的:俄国和美国。我们没有消灭美国的可能,但是我们的确有力量排除俄国。消灭俄国也意味着使远东的日本大大松一口气,从而有可能通过日本的介入对美国的活动造成更大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我已决定结束克里姆林宫的伪善行径。
希特勒说,德国将不需要意大利的任何军队到俄国去。他不想让人分享征服俄国的光荣,就像他不让人分享征服法国的光荣一样。但是他说,意大利可以「提供决定性的援助」,那就是加强它在北非的部队,并且准备「在一旦法国违反条约时开进法国」。这对于渴望扩大领土的墨索里尼是一个很好的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