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美国是航空领导者(第3/4页)

我们历经艰辛,终于从德国弄来一艘齐柏林飞艇。我们打算用这种飞艇承担侦察、运输货物和给养、运载飞艇作战人员、作为飞机的母艇、在需要投放的地方投放飞机等任务。

我们的武器日益完善,可以击沉商船、鱼雷艇、驱逐舰、巡洋舰甚至是战列舰。这些军舰装备有舷侧重装甲可以抵御投射武器和加农炮袭击,其甲板也能防备落到舰上的炮弹。想要击毁军舰,只能使用投射武器直接击中它。战列舰最薄弱的地方在于,舰底没有装甲。根据这个缺点,我们可以利用水下爆炸产生巨大力量击穿战列舰底部,使其沉没。

大家还记得吧,小时候我们潜入水中,用两颗石头互相撞击,现在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力量攻击舰船。深水中,距舰船一定距离的爆炸能破坏冷凝气系统,致使蒸汽泄漏,舰船无法机动。另外,螺旋桨、桨轴、舵也可能被损坏,以至于船的水下部分的整体性能被破坏。为此,我们的炸药要在水下深处爆炸才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并制成引信。这些装满了1000多磅[2]TNT炸药的炸弹如果击中了船上的甲板,它就能使甲板穿孔碎裂,杀伤暴露的人员和装备,甚至炸坏舰船的弹药库和锅炉。如果炸弹在战列舰吃水线以下爆炸,就能使它失去平衡而沉没。

1920年,我们的试验证明,我们能够摧毁、重创和击沉任何战列舰。这引发了一场有趣的争论,这次争论证明,改革总是会受到保守分子的非难。当时,海军部部长宣称,战列舰不可能被炸沉炸毁,我们轰炸时,他愿意站在舰桥上。众议院的安东尼先生,参议院的纽芬议员提议,授权美国总统为我们提供一艘战列舰作为试验靶标。幸好,战时俘获的德国战列舰,移交给了美国,根据协定,这些军舰将被摧毁。

在国会的授权下,海军部开始规划炸毁这些军舰,需要炸毁的有潜水艇、驱逐舰,还有巡洋舰“法兰克福”号和无畏舰“东弗里斯兰”号。“东弗里斯兰”号是德国海军上将下令建造的,它被称为“不可能沉没的船”。“东弗里斯兰”号有许多水密隔舱,每个舱有牢固的隔板,所以,一个或几个隔舱灌满水时,舱壁不会出现裂口。它底部的三层船壳都是很厚的装甲。这艘无畏舰曾多次遭袭,但都安全地回到了港口。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试验对象,也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大家伙,为了炸毁它,我们将海军军官和空军军官召集起来,一同制订轰炸计划,以便学习轰炸知识。会上,海军坚持要把这些舰艇锚泊在切萨皮克湾外。

准备执行轰炸任务的飞机在兰利机场集合,此地距离切萨皮克湾口25英里,加上军舰到湾外的距离,飞机将要在水面上飞行约100英里。此外,飞机可能还需要进行一小时机动飞行来接近目标,并以100英里/小时的速度投下炸弹,因此,在这次轰炸任务中,飞机大约将在水面上飞行300英里。正常情况下,飞机在水上飞行这么远的距离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但如果一旦发生险情,就必须在水面迫降,这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在战时,我们必须涉险;在平时,没有必要这样飞。

其实,还有两个地方可供军舰锚泊,一处在哈特拉斯角,一处在科德角。大多数海军军官为了自己的小心思,想证明空袭没有任何效力,想让更多的国会议员看到空军的无能,于是坚持将锚泊地设在切萨皮克湾外的海上。

按照国际惯例,船必须沉在深水中,而且炸弹在深水中爆炸的威力小于在浅水中,炸弹在深水中爆炸,无法产生向上爆炸的力量。

但是,为了证明我们的观点,我们接受了苛刻的挑战。海军军官们设置的这些障碍,加大了我们试验成功的难度。

这次集结的飞机来自西部、北部和南部,一架汉莱-培基、两架卡普罗尼从得克萨斯起飞,这些重型轰炸机是首次这样连续飞行。边界巡逻队的老飞行员也到兰利机场待命。边界巡逻队是1919—1920年间,我们部署在墨西哥边境线的飞机巡逻部队,用于保护美国边界。

飞机到达后,由参谋机构结合欧洲作战经验将它们组织起来。参谋部将制订整个组织和作战的计划。组成的这支空军部队被称为第1临时空军旅。这个空军旅的组织架构是很完备的,它具有一支大空军作战所需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其下辖的驱逐航空队,由在欧洲大战中表现杰出的鲍廉姆上尉率领。驱逐航空队的任务是保护大型轰炸机。

此次行动中,我们所采用的轻型轰炸机是旧式德哈维兰飞机,其任务是:攻击鱼雷艇、运输船和轻型舰船;当遭到舰艇上的炮火威胁时,近距离地使用小型炸弹和机炮反击,为重型轰炸机作业扫除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