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罗斯福法官同意了”(第3/16页)

次日的全体会议一开始,就讨论起了一个深合罗斯福心意的问题——联合国组织。

丘吉尔声称,尽管和平依赖于三大国,但是也应该保证世界上的众多小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委屈,“可能看起来好像我们(三国)声称要统治世界……可我们的愿望只是为世界服务,那些可怕的恐怖曾经骚扰过人类,我们要让这个世界远离它们的二次进攻。因此,我认为我们大国(三国)……应该,按我的话,骄傲地服从于世界人民。”

观察细致入微的斯退丁纽斯注意到,丘吉尔的角质架眼镜不时地顺着鼻梁往下滑;而斯大林重新开始抽起俄国雪茄,一直在纸上胡乱地画来画去。

“这不是一个或三个大国想要当世界霸主的问题。”斯大林反驳道,“我不知道任何一个大国想统治世界。也许我错了,”他接下来的话多了一丝挖苦,“也许我看得不够全面。我愿意请求我的朋友丘吉尔先生,请您说出可能想统治世界的那些国家的名字。我确信,丘吉尔先生和英国不打算统治。我确信,美国也没有这种意愿。而苏联,也没有。那么,就只剩下一个国家了——中国!”

“我说的是在这里开会的三大国,它们全都自视过高,以至于其他人会认为它们企图统治世界。”丘吉尔回答说。

问题要严重得多,斯大林解释道:“只要我们三个活着,我们中的任何一人都不会允许我们的国家卷入侵略行为。但是毕竟,十年以后,我们谁都不会再留在舞台上。新的一代将会出现,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恐怖,并且将会忘记我们所承受过的一切。我们希望维持至少五十年的和平。我有个想法。我认为目前应该建立起这样一个体系,它可以给统治世界设下尽可能多的障碍……面对未来,最大的危险是我们自己之间可能发生冲突。”

总统提出了最棘手的波兰问题,把话题岔开了。几个月以来,丘吉尔一直对态度勉强的罗斯福施压,想迫使伦敦的波兰人以与俄国合作的名义向斯大林让步。不过,现在却是丘吉尔站出来捍卫波兰。

“大不列颠对波兰没有物质上的兴趣,”他开口说道,“它的兴趣仅仅是一个荣誉问题,我们之所以对波兰拔刀相助,只是为了反对希特勒的残忍进攻。如果不能保证波兰的自由与独立,那么,任何解决方法都不会使我满意。”他从眼镜框上方射出了令人敬畏的目光。“我们最诚挚的渴望是,波兰能够成为自己国土和自己灵魂的主人。这和我们的生命同样重要。”他建议三人当场确定一个政府,“像总统说的那样,一个等待自由选举的临时或者过渡的政府,这样我们三人届时便可以承认它……如果能确定这个政府,这次会议就是向将来的和平与中欧的繁荣迈出的一大步。”

斯大林建议休息十分钟。总统的侍从长,也是都会饭店的领班,走了进来。跟在他后面的是一队身着燕尾服的侍者,手里的银盘子上摆着蛋糕、三明治,以及盛在细长玻璃杯里的滚烫的热茶。让俄国人感到有趣的是,美国人不停地小心翼翼地将玻璃杯在两只手里换来换去,侍者们不得不把银杯托拿来。

会议在斯大林慷慨激昂的讲话中重新开始了。他指出,最近三十年以来,德国两次跨越波兰入侵俄国。当然,他没有提及——罗斯福和丘吉尔也没有无礼地提醒他——1939年,德国横跨半个波兰进军的同时,俄国恰好也穿越了另外半个波兰,与之狭路相逢。不过,他却强调了,寇松线是由外国人创造的,而不是俄国人。那是寇松和克列孟梭以前提供给俄国的,如果对此做出让步,他就没办法回莫斯科。

“关于政府问题,”他继续说,“首相说,他希望在这儿创建一个波兰政府。恐怕那是他一时口误。没有波兰人的参与,我们无法创建波兰政府。他们都说我是个独裁者,”斯大林露出了一丝微笑,接着说道,“但是,没有波兰人在场,就不能建立波兰政府,在这件事上,我有足够的民主精神。”

在这段长篇大论结束之后,看上去筋疲力尽的罗斯福建议说,鉴于已经是晚上八点十五分,该散会了。但丘吉尔还想说上最后一句:“也许我们错了,但是我认为,卢布林政府甚至连三分之一波兰人都代表不了……我不认为卢布林政府有任何权利代表波兰民族。”

一则公报向全世界发布了,宣告“在反对纳粹德国的最后阶段,一项联合军事行动已经达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见”,“关于建立持久和平问题的讨论也已开始”。公报听上去使人安心,但是,曾与俄国人打过密切交道的许多美国人却非常担忧。比如,驻俄国前大使威廉·C.布利特便生恐罗斯福上当受骗。他记起,罗斯福曾在私下里告诉过他,他会给斯大林抵御纳粹所需要的一切,以使其放弃苏联帝国主义,转而信仰民主协作。总统说,斯大林极度需要和平,他会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代价,与西方合作。布利特预测说,斯大林决不会遵守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