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元首死了”(第3/11页)
4月28日凌晨一点左右,他被路透社的保罗·斯科特·兰金打来的电话吵醒了。“发生什么事了吗?”兰金问道,“我要为今天下午的报纸找些材料。”
威诺克犹豫了一下,然后决定碰碰运气。所有的报纸都会转载路透社的电讯,英国广播公司也会播发。威诺克将希姆莱提议的细节都告诉了兰金,并要求他不要透露消息来源。
“那当然。”兰金向他保证。接着,他在佩利斯酒店的大厅里,用电报将这条消息发回了通讯社:
昨日,这里的官方权威人士透露,据斯退丁纽斯、艾登和莫洛托夫得到的消息,希姆莱保证德国无条件投降的信件已送至英国和美国政府,但并未发给俄国。据上述权威人士透露,希姆莱已通知西方盟国,他可以安排无条件投降,他本人赞成这一解决办法。兰金。
电报未经审查便传到了路透社。当美联社驻旧金山记者杰克·贝尔得知这条最重要的战争新闻已经被人抢了先时,他把会议代表汤姆·康纳利参议员逼到角落里,要求证实这一消息。几分钟后,美联社的一条题为《投降》的新闻简报发布了。
美联社旧金山4月28日电,一位美国高级官员今日证实,德国已无条件向盟国政府投降,正式公告即将发表。
旧金山《呼声报》出版了一期号外,头版的通栏大字标题是“纳粹投降了”。几份号外被带到了歌剧院,莫洛托夫正在这里主持大会的一次会议。代表们开始四下奔走,争相祝贺。然而,莫洛托夫瞥了一眼报纸后,只是正了正他的夹鼻眼镜,然后敲了敲他的小木槌,让大家遵守会场秩序。
在华盛顿,白宫被电话铃声淹没了。兴奋的人群迅速聚集在一起,唱起了?上帝保佑美国?。在马路对面的布莱尔大厦,杜鲁门打电话给正在家里的海军上将莱希,让他向艾森豪威尔核实这一消息。莱希打电话给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的比德尔·史密斯。“有报道说,德国人已向艾森豪威尔要求停战。”他说,“但是没有任何官方消息,事实究竟如何?”
史密斯说,并未接到这样的要求。杜鲁门的怀疑得到了证实:报道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希姆莱向贝纳多特提出的建议。
当杜鲁门离开布莱尔大厦,穿过马路回到白宫时,天已经黑了。“正如你们看到的那样,我正在那边工作,谣言便出笼了。”他告诉新闻记者们,“我接到了来自旧金山的一个电话,国务院召我过去。我刚刚与海军上将莱希联系过,让他打电话给我们驻欧洲的总司令。这个谣言毫无根据。这就是我要讲的全部。”
4
在地下掩体的上层,德国官方新闻机构德通社的小办公室里,海因茨·洛伦茨的助手沃尔夫冈·博伊格斯正在收听敌方广播。差几分钟九点时,他听到了英国广播公司播发的兰金的报道。他翻译了报道,然后立即送到了“金笼子”,这是德通社记者们给希特勒居处起的绰号。
希特勒无动于衷地看着这篇报道,似乎已经接受了末日的来临。他要求另外找个人核查一下译文,确定译文正确无误之后,他平静地把博伊格斯打发走了。(1)
希特勒召来了戈培尔和鲍曼,三人锁起门来进行秘密商议。整整一天,鲍曼一直在指责这种叛逆行为。就在一个小时之前,他发电报给邓尼茨说:“背叛似乎已代替了忠诚。”当门终于打开时,整个地下掩体已弥漫着各种谣言。希特勒命人把关在上层由武装人员看守的菲格莱因带下来。此前一天,这名希姆莱的联络官从地下掩体逃走,偷偷去了他位于夏洛滕堡郊区的房子,不料却被抓了回来,并被希特勒亲口下令逮捕。
希特勒怀疑任何与希姆莱有关的人——甚至包括爱娃的妹夫。一小时之后,菲格莱因被送上了军事法庭,被指控犯有叛国罪,并被判处死刑。随后,他被押到总理府花园枪决了。(2)
当魏德林前来参加晚间会议时,地下掩体仍然处于骚乱之中。他向希特勒通报了俄国人的最新进展,并告诉他,所有的弹药、粮食和军需品供应站不是已落入敌人手中,便是正受着炮火摧毁。两天后,他的部队就会断掉给养,无法再继续抵抗。“因此,作为一名战士,我建议我们立即冒险突围。”希特勒还未予置评,他便立即阐述了这一计划的细节。
纯属臆想!戈培尔奚落道。但克雷布斯认为,从军事角度来看,这是可行的。“当然,”他连忙补充道,“这要由元首来做出决定。”
希特勒沉默不语。最后,他终于问道,如果突围成功会怎么样?“我们将仅仅是从一个‘凯瑟尔’逃往另一个。而我,元首,难道要睡在旷野里,一个农庄里,或者类似的什么地方,在那里等死吗?不,对于我来说,留在总理府要比那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