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5/8页)
最终,雅典人自己也受到缺粮缺水的折磨。他们有1.4万人以上,却只能依赖皮洛斯卫城上一个小小泉眼的水,以及他们在海滩上能找得到的少量适于饮用的水。他们挤在很小空间内,由于这场围困的时间太久,他们的士气也遭到了消磨。他们开始担心,冬天到来之后,补给船无法定期抵达,他们就不得不放弃围困。随着时间流逝,斯巴达人没有派来新的使团,雅典人越来越担心斯巴达人自信一定能救回他们的人,而雅典可能在这个僵局中白忙一场,既没有得到重大的战略优势,也无法议和。很多雅典人开始感到他们犯了一个错误,而促使他们拒绝斯巴达和平建议的克里昂应当受到责怪。
雅典公民大会得知皮洛斯的严峻形势后,克里昂和他的政策才终于遭到了公开攻击。此次会议的目的可能是讨论德摩斯梯尼的请求,即派遣援兵进攻斯法克特里亚岛。克里昂肯定与德摩斯梯尼保持着紧密联系,也知道他攻击斯法克特里亚岛的计划。辩论发生的时候,雅典城已经在集结攻击斯法克特里亚岛所需的轻装部队,而德摩斯梯尼也已经开始做进攻准备,向附近的盟邦索要更多部队。德摩斯梯尼索要的一定是能够俘获斯法克特里亚岛上守军的那种受过特殊训练的部队。
克里昂是支持德摩斯梯尼的天然人选。他是最大张旗鼓、直言不讳地主张拒绝斯巴达和平提议的人,如果斯法克特里亚岛上的人逃跑了,克里昂很可能会被要求对此负责。他也是一位本领高强的政客,特别能捕捉到德摩斯梯尼大胆计划中的成功前景。尼基阿斯此时已经主张与斯巴达议和,并担心俘获斯法克特里亚岛上的斯巴达人会使雅典人燃起咄咄逼人的攻击性精神,那样的话就没办法议和了。因此他急切地希望尽可能久地拖延攻势,以便在一切都太晚之前与斯巴达达成协议。由于他没有德摩斯梯尼那样的经验(用轻装部队在崎岖地形作战),也没有直接的情报可以帮助他判断成功概率,他本性的谨慎可能使他高估了在一个重步兵把守的岛上强行登陆的危险性。无论如何,他肯定反对派遣增援部队去攻打那个岛屿。
克里昂指责从皮洛斯带来坏消息的信使没有说明真相,于是信使们请雅典人指定一个委员会去核查他们报告的准确性。雅典人同意了,并选举克里昂为这个委员会的代表之一,但他说此时去岛上调查只是浪费时间,会让雅典丧失一个良机。他认为假如公民大会相信这些坏消息,就应当立刻派遣增援部队去攻打岛屿,并俘获岛上守军,因为“克里昂看到,现在雅典人比较希望发动一次远征”(4.27.4)。
公民大会一定是投票决定派遣增援部队并指定尼基阿斯为指挥官,因为克里昂用一根手指指着尼基阿斯,坚持说假如将军们果真勇敢的话,率领足够的部队去皮洛斯并俘获斯法克特里亚岛上的斯巴达人,应当是易如反掌之事。“如果他(克里昂)自己是将军的话,他就自己去了。”(4.27.5)
现在雅典人被克里昂的招数吸引住了,问他假如他相信此次行动很容易,他自己为什么不去。尼基阿斯看到了群众的情绪并“注意到克里昂的嘲讽”,回答说将军们会很乐意让克里昂率领任何部队去尝试此次行动。起初克里昂打算接受这个建议,“因为他觉得这项提议只是个把戏”;后来“他认识到尼基阿斯当真要将指挥权让出来”,于是又拒绝了,声称毕竟担任将军的是尼基阿斯,而不是他。尼基阿斯看到对手的窘迫,再一次表示愿意将指挥权让给他,希望借此让克里昂在公众面前出丑。群众开始起哄,有的是认真的,有的则是出于对克里昂的敌意,还有人只是为了取乐。
尼基阿斯没有权力将自己的指挥权交给克里昂,更没有权力将其他将军的权力交给克里昂。但公民们开始呼喊支持他的时候,很显然,雅典人愿意接受他的提议。起初克里昂“没有任何办法逃脱自己的建议所造成的后果”,于是同意指挥增援部队。他将仅仅带领一支此时正在雅典城、来自利姆诺斯和伊姆布罗斯的部队,一些来自埃努斯的轻装部队,以及来自其他地方的400名弓箭手。他承诺将用这些士兵和已经在皮洛斯的士兵,在20天内“要么将斯巴达人抓回来,要么将他们当场处死”(4.28.4)。
克里昂承诺在20天内成功,并且无须动用雅典重步兵,这并非浮夸吹嘘,也不是蛮勇无谋。由于德摩斯梯尼的计划是立刻发动进攻,现在既然手头已经有了所需的轻装部队,就必须尽快做出决定。克里昂知道,他要么失败,要么一定能在20天内完成任务。但是,修昔底德笔下“谨慎的人们”(雅典公民)表现出的态度让人既难以理解,也无法原谅。爱国的雅典人竟然同意将雅典远征军的指挥权,以及盟军士兵和雅典水手的生命交给一个他们认为愚不可及(更不用说多么无能)的人,这表明前425年的事件在雅典人当中造成的分歧是多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