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我回来了!”(第20/55页)
大盐平完全同意。
然而,始终困扰他的是:为什么已经突入莱特湾,面临着众多目标和良好前景的栗田舰队,突然返身撤去?
直接的原因似乎是:栗田目标不明确。他到底是消灭敌人的航空母舰呢?还是集结在莱特湾的运输船?亦或是麦克阿瑟的登陆部队和滩头堆积如山的补给物资?栗田太疲劳了,丧失了判断力。他刚出马,旗舰“爱宕”号重巡洋舰就被美国潜艇击沉,他自己落到海中,狼狈地爬上“大和”号。“武藏”舰被美机炸沉,似乎给了他精神上极大的刺激。他自己承担了责任,但他的参谋长小柳和作战参谋大谷争相把失职往自己头上揽。任何人连续三天三夜指挥一支庞大的舰队在鱼雷和炸弹的密林中作战,同时应付水下、水面和天空的威胁,判断力都必然会受到影响。通讯不灵。他不知小泽到底有没有诱开哈尔西——诱开了,而且诱得很彻底。哈尔西比尼米兹大三岁,尼米兹当士宫生的时候,曾在“切萨皮克”号教练舰上实习,舰长就是哈尔西的父亲老威廉上校,因此他根本不理会尼米兹的将令,更不用说是金凯德。保卫莱特湾是金凯德的责任,第三舰队的作战目的是歼灭敌人的机动母舰兵力。所以哈尔西一股劲地北上追击小泽。小泽中将彻底完成了任务,圣贝纳迪诺海峡一条美舰的影子也没有。
当然:大西和福留繁的空军没能掩护他的舰队,栗田深感幻灭。然而掩护了又能好多少呢!怕只能引起哈尔西的注意,而最后用舰载机把它们一扫而光。
受到敌人频繁的密码通讯的困惑,以为哈尔西已经南下,配合金凯德把栗田舰队一网打尽。难道他不是抱着玉碎的决心吗?怕被敌人消灭,又何必制定“捷一号”作战方案呢?北路和南路损失这么大,不就是为了让他冲向莱特湾吗!
莱特湾情况不明,以为麦克阿瑟的运输船会作鸟兽散跑掉。当时栗田在萨马岛东岸,距莱特湾北边的塔克洛班六小时航程,美国船逃跑完全来得及。当年,凯利,特纳少将在萨沃岛海战之后就连夜溜跑了,因此落下骂名,几乎升不了中将,金凯德怎会不知其事?可是滩头物资总还在,“捷一号”难道没有估计敌舰会逃跑吗?
C·斯普拉格的飞机和南方两个美军护航母舰群的飞机干扰了他的队形。
美军可能使用了塔克洛班机场,利用陆基飞机攻舰。
都不成其为理由。只要用“大和”舰的大炮就足以使美军的护航母舰和塔克洛班机场统统完蛋。
然而,问题恰恰出在大炮上。
大盐平根据他收集的一切资料——他朋友的、他同学的、海军中反东条派给的、近卫文麿系统的军官给的,他们都资助他进行这项研究,战争无论胜败,教训必须记取——日本海军的炮术简直象一群公子哥儿在酒后行猎,根本打不上敌舰!
据重巡洋舰“利根”号资料,从“利根”舰桥上判断,共发射8英寸炮弹四百零八发,命中率1.7%。可畏的“大和”舰460毫米主炮,发射了约一百发,一发也没有命中!栗田舰队平均射击成绩:三万米时是3%,两万六千米时是6%。
够了。这就是自夸火炮命中率达到美舰三倍的世界第一的日本海军的炮术。凭这技术,就算是栗田不回头,突入莱特湾,又能取得什么战绩呢!
栗田本人解释说:舰队射击命中率低的原因是:错把航速低的斯普拉格护航母舰当成哈尔西的快速舰队母舰,估计敌舰航速失误;敌舰放烟雾,变换队形向四面八方逃走;错用了对付战列舰的硬芯穿甲弹,从薄皮的敌人护航母舰两侧穿了过去;敌人护卫舰艇施放鱼雷干扰,敌人舰战机攻击;天气恶劣,影响视界。
简直是弥天大谎。为自己辩护到这个程度,真是海军的羞耻。难道让敌人一动不动地停在那里当靶子吗?海军多年的训练不就是为了在各种条件下作战吗。美军的奥登多夫难道不是在黑夜里全歼了西村的舰队吗?败仗牢骚多,胜仗捧场多。一点儿不假。
大盐平内弘丢下了笔,奋然而起。让海军战史家去总结比岛冲海战吧。他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
他闲居家中,被甩出了战争的旋涡。他置身事外。开始,清冈正照介绍他参加了近卫文麿一伙重臣派的圈子。近卫、冈田一伙本想发起一个“倒东条”的运动,赶走东条英机,谈判一个体面的和平。谁知美军的时间表赶得太紧,六月十五日抢攻塞班,七月六日全部占领。东条鼓吹的“绝对国防圈”被打碎,包括东京的全国大城市和工业地区都置于B-29的轰炸圈内。从开战前,东条就鼓吹的坚守外围岛链作为“不沉的航空母舰”的战略破产了。“绝对国防圈计划”也无人提起。近卫文麿想办而未及办的事,美国人替他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