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忠魂归国(第6/6页)
公终生奉官持笏,位高权重,几经沉浮。有生杀予夺之权时,兢业持守,珍惜责任,敬重生命;贬为引车卖浆者流之际,不弃原则,乐天知命,返归自然。及至全身而退,致仕告老,有民众扼腕叹息曰:“从今不见周郎矣!”为官赢得身后名,善莫大焉。
公本才学过人之士,科技干城之储。昔日同辈后学,今均为国家科技发展栋梁。余在联大时于理学院实验室,亲见杨振宁君就某化学分子式就教于公。公讲解演绎,推论判定,杨君诺诺,欣欣然有所获焉。杨君振宁,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公之学弟也。倘公如杨君持学不辍,再游学海外,博览群书,治学有名师巨匠授业,研究有同侪菁英切磋,以公之理学禀赋,所造或不在杨公之下也。然公当年不掷笔横戈,热血报国,断非公之人品气节矣。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观公之一生,于国有功,于家有养,人生圆满,无所憾焉。
铭曰:
生于忧患,勤勉终生。
坦荡为人,不阿不屈。
家国情怀,没齿不忘。
披甲上阵,生死置后。
袍泽兄弟,侠骨柔情。
行有大义,立有操守。
毕生追求,冰心在壶。
业勒金石,光耀后人。
吾兄先行,后者来追。
嘱予为铭,既幸亦哀。
学弟 赵广陵 敬撰